我沒去過美國..好丟臉...?

那是因為米國人工費用十分的高,所以一般除非真的是自己搞不定才會去找人的。
為什麼米國的人都很厲害,修車修房子都自己能搞定?因為人工貴,請不起工人找人修,只能自己動手來阿...
迷失的小豬 wrote:
那是因為米國人工費用...(恕刪)


這是真的,有幾個移民到美國的朋友,他們每次回去美國

都要開始當修理工,修理水管、修草皮、粉刷牆壁。

因為美國的人工比較貴,所以很多美國人都動手自己來

摟主說的那2位(不曉得是拿美國護照在台灣工作的台灣人 還是 拿台灣護照仰慕美國文化的台灣人)

犯了最大的錯誤就是在台灣而且在臺灣人面前,說沒有去過美國很可憐 (那麼喜歡美國謂何不去美國工作?)

任誰聽到都會生氣的。

我沒有覺得美國有特別好,叫我去我也不會想去,我也沒有去過美國。

按照那2位的說法,那我也很可憐了。
說說我的經驗好了

美國單車的價格,有高有低,以捷安特來說,同樣的型號(OCR來說),價格是台灣比較低一些,不過如果看配備,美國的配備又似乎好上一級,所以有比較貴嗎?這很難比較。

另外,有些過了年份的車,車價會非常的低。舉例來說,一部TCR,假設08年款的是要$2500,但是09年出來後,這部庫存車可能會被店家以$1500甚至更低的價格清掉。

維修、保養車我是還沒弄過,不過買車的時候,倒是還蠻愉快的。當初在FCR及OCR中猶豫,問了一下店家,量了一下尺寸,店家就讓你在旁邊試車,滿意再買。 然後我就帶了OCR2回家

我去的那間專門賣腳踏車的店,一般來說都會有3到5人在,所以一般來說都不用等。維修、保養的話,有兩位專門的師傅在專門的工作間處理。

路上騎車,絕大部分的駕駛都非常友善,會保持一定距離。 有次有部車超過我居然停下來等我通過後,才右轉。 在一些車流量比較少的路上,你還可以到左轉到待轉左轉,後到的車,還是乖乖的保持距離。

不過也有碰到很爛的駕駛,一直按喇叭(年輕人居多),也有從你旁邊近距離高速衝過的。

很多道路上,都有專門的腳踏車車道(類似台灣的機車道),既使在快速道路上也有(50MPH)

Miracles are things we make for ourselves. Here, and now
Akulamaru wrote:
艾德蒙:這年頭怎麼會...(恕刪)


這個好笑,我喜歡這種史蒂芬周式的幽默
吉米林 wrote:
如果你說的是沒有水準,而你說的是廣義的中國人(包括台灣、馬來西亞、新加坡)
(恕刪)


哇!誤會大了!

此處用法沒有廣義的中國人,只有華人。

http://euwenpyb.blogspot.com/2008/09/blog-post_03.html
不知道去過美國或是從美國回來有甚麼了不起的
其實很多abc或是華僑人也都很不錯
就是有一些不知所謂的小丑讓大家壞了印象
騙低能沒住過國外
在美國修東西會比台灣還便宜還方便
那兩個傢伙是住非洲那個鳥蛋國家?
該問他們出門是不是要划兩個小時的船

莫名其妙
看不起台灣就不要回去
說難聽一點這種人就是能力不足在國外生存不下去才回到台灣去當米蟲
大概是想說自己會說一兩句英文就回去騙吃騙喝

沒去過美國或是沒出過國絕對不會丟臉
台灣可是有很多的好讓我們一些長期定居國外的人天天思念的
lucifer@mobile01 wrote:
請問您了解什麼是第三世界國家的定義嗎 ? 況且現實世界中美國可以沒有台灣, 但是台灣可不能沒有美國啊


老大, 您認真了. 我知道the 3rd world country 所以才來罵美國.
Sony Nex-3, Voigtlander Bessa R2A, Nikon FM2
小弟在美國住過幾年
說到腳踏車
便宜的Walmart一台50 塊美金
如果是到運動用品店買有牌子的
我不覺得有比台灣便宜
在說到維修工資好了
在台灣有時候是不用錢的
老闆有時候都是做人情的
可是在美國就不一樣了
什麼都要錢
所以收錢的哪有服務不好的

另外
對於中英文夾雜的那種人
我把那些人分為三種
一種是真的是中文太久沒用
有些字忘了怎麼說
只知道用英文表示
另一種可以是耳濡目染
因為周遭的環境都習慣用中英文摻雜的句子
所以他自然就習慣那種說法
最後一種是純粹想裝一下
但是英文又沒好到可以說整句
只好用中英文摻雜的句子

個人除了剛回到台灣的時候
有些中文忘記怎麼說了
除非我有朋友隨行
我才會用英文詢問
不然只有我一個人的話
我都會用我所知到的中文
去解釋

對於最後一種人我最討厭
明明英文不是很好
硬是要把英文加入句子中
來表現自己的英文很不錯
讓整個句子聽起來很吃力
遇到這種人
我都會直接請對方全程用英文
要不然就使用中文
不過這種人通常最後都會用中文跟你說

個人覺得語言是一種溝通的工具
在說中文的地方就直接用中文
在英文的地方就用英文
這樣比較不會讓句子難以理解
舉個例子來說
你今天走到巷口去買早餐
你用中英文夾雜的句子
老闆聽的也是一頭霧水
相對的
你到美國去
用中英文夾雜的句子
美國人也聽不懂
因為不是所有在台灣的台灣人都懂英文
在美國的美國人都懂中文






美國最糟糕的一件事: 州稅 + 聯邦稅大概拿走總收入 25% ~ 40%. 一般大約是 30% ~ 33%.

假設一年能賺 6 萬元 ( 200 萬台幣), 一年裡光是上繳帝國元老院與黨中央的部分就是 2 萬元 ( 67萬台幣). 雖然號稱資本主義, 不過每年 12 月繳房地稅(房價市值 1% , 20 萬的房子就是 2 千大洋, 6萬7千台幣)與 4 月繳收入所得稅的時候就會發現 -- 美國繳稅的時候就真是不折不扣的邪惡共產主義國家, 低收入者繳很少或是免稅, 高收入者有著數不清的避稅方式(投資減免, 營業開銷由收入扣抵), 最倒楣的還是收入不上不下的工薪中產階級. 該繳的稅一毛不少, 該有的救濟一文都不能碰 (低收入者不僅免稅還有食物券, 住房教育補貼, 健康保險 .....).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 與其羨慕美國不如把台灣的日子過好!
不用理他們
近年來單車運動盛行雖然立意很好
但相信大家也有發覺到單車客中出現許多沒水準的人
你看到的那群雖然不算是很沒品的,但那樣井底之蛙的感覺只能讓人感到可笑
"沒出去過美國很可憐?"
或許很可惜
但很可憐的絕對是那些自以為高尚的傢伙
都已經有一定的社會地位跟經濟能力了,說話還比國中生幼稚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