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Peter wrote:根據國文老師的說法,唐詩用台語唸才有韻味! 我們以前國文老師教我們用台語唸這詩,真的很有韻味請用國台語各唸一次,就會發現呦 楓橋夜泊 唐 張繼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PS:台語唸法~"船"必須唸成"傳"的音..拉長音結尾
從各位的討論中,我發現台灣真的是多元化的社會,討論是好事,吵架是壞事,吵到要罵人是沒水準,管你用什麼語言。我老婆是客家血統,我是閩南血統,我們通通是台灣人,我們講的話通通叫台灣話。現在的台灣話雖是起源於中國,但四百年來歷經過不少國家統治過的台灣,加上與各國通婚的台灣,台灣人講的語法、語音早就和大陸有明顯的區隔,個人不太認同台灣話=閩南話。台語雖然沒有再發明新詞語,但台語的包含性是相當高的,就算講台語中,夾雜著一些日語、英語、國語,依然可以念的滿順口的,原因在於台語有八音,這點就是台語的優勢。而且台語歌也相當好聽,台語歌路也一直在創新,所以我相信台語會一直流傳下去。反觀客語就一直在流失,我常常對我老婆講,請他學好客語,以後要教我兒子學下去,這都是我們祖先的智慧。那個宋仔…在我國小時禁止人家講方言(台語、客語、原住民語、大陸各省方言),講了方言還要罰錢,這種人才是需要大家去躂伐的。
我不擔心還有多少人講"台語"雖然應該講閩南語,比較不會引起反彈但我比較擔心相對弱勢的"客家"與原住民語,還可以存活多久與其針對"閩南語"不代表"台語"這議題還不如好好思考弱勢的"客家"與原住民語,漸漸消失的問題尤其是台灣的原住民文化我家女王的爺爺(已過逝)只會講母語(阿美)與日語但至少還會講母語...
我更正自己一下:===================================台語有八聲調1------2------3------4------5-----6=2-----7------8陰平--陰上--陰去---陰入---陽平---陽上---陽去---陽入獅-----虎-----豹-----鱉-----猴------狗------象-----鹿sai1--hoo2--pa3--pih4--kau5--kau6--cion7--lok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