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我就不曾在家裡的廁所看過垃圾桶,或許是因為這樣子,只要剛剛沒人用過,進入廁所都是只有香味沒有臭味。(洗髮精、香皂、沐浴乳自然散發的香味)
那時也不知道有何差異,總覺得就是這樣子。印象中去同學家玩,也不曾注意到人家家裡的廁所有否垃圾桶。
一直到我上台北念書,才發現租屋處、朋友同學家裡廁所皆有垃圾桶,用過的衛生紙都這麼樣另外集中。當下只覺得是不同城市之間的差異,但一直覺得怪怪的,到底這有何必要性?每次進入廁所都會聞到一股垃圾桶散發出來的怪味,感覺實在很不好;而且那白色中的黃棕色斑點,豈可能不礙觀瞻。每次只要不是在家中上大號,我總是心理煎熬著衛生紙該丟哪裡才對。有個垃圾桶在旁邊等著,是不是自己還是應該照著過去的習慣?沒照著人家家裡的規矩,這樣子是不是做客之道?
說實在話這眼與鼻的虐待讓我很難接受,所以漸漸自己<昧著良心>不管在何處上大號(包含在公司上班)我總是將衛生紙偷偷丟到馬桶。我家的數個馬桶吃衛生紙都超過30年了,偶有堵塞也都是因為衛生紙投入的量太多或者是糞便量太多導致的,稍微通一下就搞定了。我相信衛生紙會導致馬桶堵塞,是一種迷思。紙,是一種非常怕水的東西,其中又以衛生紙為最,碰到水就散了爛了,衛生紙會堵塞馬桶說什麼我都不信。
某次去北海道玩,導遊的一段話,讓我回國後開始追根究底。但他的話仍然是一種迷思。
導遊的一段話,是在提醒大家在日本使用過後的衛生紙,要投入馬桶內。有些台灣人找不到垃圾桶可以丟,就隨手放在廁所的地板,要不就是塞進去衛生袋(裝用過的衛生棉用的,大約信封大小),然後跟櫃台、導遊抗議沒垃圾桶,還嚇死了打掃的阿桑。因此很多日本人向導遊說台灣人很骯髒………
導遊向每個反應的日本友人做了解釋,可惜是錯誤的解釋。導遊說這是因為台灣的衛生紙不溶於水,所以台灣人習慣將衛生紙另外集中在垃圾桶,以免堵塞馬桶。日本人的衛生紙是溶於水的,所以可以丟馬桶,但是台灣人不知道。不亂丟馬桶是一種善意。
聽了導遊如此解釋,只怕日本人認為台灣人是笨蛋,何必生產這種奇怪的衛生紙。
先澄清所謂衛生紙溶於水是一種錯誤的形容。衛生紙不是糖也不是鹽,不可能溶在水中。這裡所謂的溶於水,指的應該是紙張在水中散開的程度很高。但姑且先如此形容,因為這樣形容比較簡單。
導遊說台灣的衛生紙不溶於水……………….如果是真的,有幾個可能性,如果其中任何一點成立的話,代表台灣人很笨,或者台灣人是火星人:
1. 台灣的紙廠不知道衛生紙應該要溶於水。
2. 台灣的紙廠刻意不生產可溶於水的衛生紙。
3. 台灣的紙廠技術無法生產溶於水的衛生紙。
4. 台灣的馬桶跟外國不一樣。
5. 台灣的紙廠是火星人的工廠,火星上面用不到衛生紙,所以火星人不知道。
6. …………
7. …………
資訊交換這麼迅速且幾乎所有的高科技產品台灣都能生產,你們認為前面幾個原因成立嗎?
大家或許有過經驗,沒有經驗的人試試看也很好。當你滿頭大汗的時候,拿衛生紙跟面紙擦臉,是否衛生紙會讓你滿臉都是碎屑?原因無他,因為衛生紙的纖維短,而且不像面紙有強化的處理,所以衛生紙遇到水馬上散掉。面紙拿來擦臉,遇汗水也不會馬上散掉,這就是為什麼他會叫做面紙的原因。
其實幾乎所有的紙類都怕水,只是時間長短的問題。辦公用的A4紙好像很強韌,拿來泡在水裡,泡久一點就拿不起來了。但是衛生紙以外的紙類就不建議投入馬桶,因為被水泡爛的時間需要比較長,有可能導致管線堵塞。
某次看到節目介紹造紙工廠(忘記哪個節目了),裡面也有提到面紙與衛生紙的差異;節目中也有說到衛生紙是可以丟進馬桶沖掉的。
看到這裡如果還是擔心馬桶會被衛生紙堵塞,那麼建議你上大號要就大在旁便的垃圾桶吧。人的食物裡面雜七雜八,糞便中隨便一點青菜水果的纖維都比你用的衛生紙來的多,而且那纖維也比衛生紙長很多。為了怕堵塞,乾脆連糞便都另外裝吧!管線可保千年不塞。發揮到極致,以後就蹲垃圾桶別蹲馬桶了!反正馬桶是瓷器,當成藝術品來欣賞就好別弄髒了。
寫的有點詼諧又不太客氣,是因為有點氣。台灣人帶著不文明的習慣周遊世界各地,是會讓人看笑話的。而且要去清理那垃圾桶既多花時間又噁心。或許是因為古早的時候房子管線沒那麼講究,所以長輩們的擔心一直這樣子傳下來,大家一直都照做也沒想太多;而且還把這種擔心一直傳承下去。不過這顯然是一種迷思,或者說台灣的衛生紙製造方式早已經趕上了世界的腳步大家卻還不知道(但30年前甚至更早我全家人都把衛生紙丟在馬桶)。萬一沒垃圾桶了女性的衛生棉丟哪裡?買些衛生袋吧。衛生棉跟嬰兒尿片類似,吸了水體積會變大,而且不會散掉,肯定塞住管線。
一直說是迷思也沒提出一點證據,來吧!沒圖沒真相!看看原廠怎麼說。手邊有衛生紙的,翻到包裝背面應該可以看到可以投入馬桶的文字(我有看過)。手邊沒有相機與整包的衛生紙,否則我就拍給你們看。


************************************************************
4/21更新(UDN報導請參照連結)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4308271.shtml
游先生全家人跟團遊日本,團員剛過海關在機場大廳集合,台灣導遊就迫不及待提醒:「大家注意喔,上完廁所的衛生紙直接丟進馬桶,不要丟旁邊的垃圾桶。」導遊還不忘補一句:「因為日本人看到用過的衛生紙,會覺得惡心!」
希望台灣人 學會上廁所
衛生紙丟哪裡,原本是生活裡不起眼的小舉動,但在台灣導遊的耳提面命下,似乎成了台灣人該具備的國民外交「禮儀」。網路上的公民運動「我們的希望地圖」中,不少人鄭重許願:「希望台灣人可以學會怎麼上廁所」。
到底,衛生紙的落點該是垃圾桶或是馬桶?台灣公廁裡的指示也是「一國兩制」,高鐵和部分場所要求直接丟馬桶,衛生棉等才丟垃圾桶。在住家之內的私領域,同一家人也有不同看法。
衛生紙丟哪 夫妻倆大吵
李姓夫婦就曾為了衛生紙去向大吵一架。李太太堅持,「衛生紙會塞住馬桶」,規定小孩一定要丟進馬桶旁的垃圾桶;李先生則認為衛生紙裝在垃圾桶不衛生,清理時實在很臭,主張直接丟入馬桶沖掉。
真相是什麼?造紙業者陳忠民說,市售衛生紙可在水中溶解,適量丟進馬桶不會阻塞,台灣人習慣把衛生紙丟進垃圾桶,是全世界的特例。這習慣由何而來,並風行全台,已經不可考。
台灣觀光客 嚇到日本人
日本旅台作家青木由香說,台日民眾對衛生紙落點的堅持,真有文化差異,她至今還有點錯亂。她曾經到東京一家飯店,當天有七、八百位台灣人住宿,結果老飯店的廁所,因為無垃圾桶可丟衛生紙而慘不忍睹。她也在書上說:「給所有的台灣人:為了不要滿地堆滿使用過的衛生紙,請認真、頻繁地打掃。」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副局長周志浩說,歐美、日本等國家的公廁垃圾桶是讓女性丟棄衛生棉,有時還貼心地提供不透明塑膠袋裝用過的衛生棉,包起來衛生也不惡心;衛生紙則是直接丟進馬桶沖掉,有的公廁還有「衛生紙丟馬桶」的清楚標示。
衛生紙落點 文明的指標
如廁後的衛生紙赤裸裸攤在垃圾桶,會散播病菌嗎?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李秉穎說,就算衛生紙沾了病毒和細菌,只要不碰觸,倒是不用擔心傳染。
「衛生紙的落點,顯示城市和人民的文明程度。」主婦聯盟董事長顏美娟、台北市議員簡余晏、台灣衛浴文化協會理事長吳明修等民間團體和民意代表,發動了衛生紙丟馬桶的「文明生活運動」,希望改善公廁文化,提升台灣的觀光形象。
簡余晏說,科學證明馬桶是衛生紙最好的歸宿,身為首都的台北市應率先示範,在全市公廁加註標示,宣導正確的衛生習慣,杜絕「滿廁黃金紙」現象。
每年清廁紙 要花三億元
她表示,據造紙公會估計,國內每年用掉的廁所衛生紙高達十六萬噸,每年清運處理要花近三億元,相當可觀;若丟進馬桶沖掉,這筆錢就省下來了。
台北市衛生下水道工程處說,衛生紙丟馬桶不致阻塞化糞池和下水道,終端的汙水處理廠也只會增加汙泥量。環保局官員表示,衛生紙丟馬桶有垃圾減量效果,前台北市長馬英九曾推行這項運動,最後不了了之;如何讓民眾清楚認知什麼可以丟馬桶、什麼不能,是推廣上的困擾。
自動販賣機 應賣衛生紙
矛盾的是,許多公廁自動販賣機只賣面紙,若未提供衛生紙,民眾情急之下只能用面紙,無異提高了馬桶阻塞機率。台北市公廁除了全面提供衛生紙,市府也將協調廠商,把販賣機的面紙改成衛生紙。
【2008/04/21 聯合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