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Roger wrote:上海的光明牛奶和大白...(恕刪) 今天的新聞李明博特赦三星集團前董事長李健熙李健熙是南韓最有錢、也最具有影響力的企業家,因為逃稅而吃上官司,南韓司法部說,基於國家利益,李明博總統決定給予李健熙特赦,這項決定今早獲得內閣會議通過。已經兩度申奧失敗的南韓平昌,要申辦2018年冬季奧運,李健熙是國際奧會委員,平昌申辦冬奧,需要借助他的影響力,李明博這次特赦,只有李健熙一人受惠。三星集團在李健熙領導下,成為南韓最大財團,南韓外銷產品裡,有五分之一是三星生產。去年四月,他因為涉及利益衝突,被迫交出三星董座職務,後來因為逃稅被判三年徒刑,他被國際奧會暫時停權,在獲得特赦之後,可望恢復奧會委員資格。=====================================要是在台灣政府大概早被罵死了,官商勾結,等等
蛤蟆油俠 wrote:因為韓國主打的市場是...(恕刪) 韓國是很猛,雖然不認同它的利用民族感情的發展方式,但是不可否認在這樣的環境還是培養出了一批成功的企業前面有人說臺灣太重視大陸,云云,其實韓國更重視大陸,我經常沒事去看看朝鮮日報,發現韓國經濟裏面非常多的文章說中國,看得出來在中國野心很大,不管怎樣我希望在有些優勢行業上,臺灣不要輸給韓國了。
blanche0918 wrote:TO 人海遺豬:不必...(恕刪) 我在這個論壇已經看了很多他這樣的發言了,一直都在忍,免得人家看笑話了,你看看他以前的發言吧,一整個無語不過還是算了,本來討論經濟討論的好好的,突然跑題了,抱歉了看看朝鮮日報的這個文章,整個氣結,臺灣大陸的廠商都好好努力吧,不管怎樣都不要讓中國給韓國做嫁衣了http://chn.chosun.com/big5/site/data/html_dir/2009/12/17/20091217000016.html以我非臺灣人的立場看,確實臺灣人的政治意識太強烈了,明明是對的事情,找個“不愛臺灣”的理由,立馬就不可以了。有人說到了臺灣才發現文革還沒結束,雖然極端了點,但是以我的觀察來看,確實有點這個意味,我老爹就是文革上山下鄉的一代,我小時候就從他借的書裏面看了不少傷痕文學(一種專門描寫在文革中的經歷和痛苦的文學),文革的兩派的鬥爭也是如此,找點紕漏,把你說成“反革命”,就能把你搞臭,這個還有專門的叫法,就是“戴帽子”。這樣看來,兩岸真是同文同種,連鬥爭方法都如出一轍。
蛤蟆油俠 wrote:台灣敗就敗在政治意識...(恕刪) 意識形態只是表面,臺灣只有2000万人口,比照日韓,如果形成三到四個大型財團主導的局面,政治意識也就變成表面敷衍民衆的文章了,幾百幾千個利益團體,為了點小利就閙來閙去,實際是沒有秩序。美國的兩黨制背後還不就是幾個托拉斯在玩。大陸現在不也就幾個家族在玩。就像晶圓厰,一個不大的地方至於要那麽多傢嗎,一兩個就足夠了,規模經濟時代,这是比要不要西進更大的問題。
草本野 wrote:所以韓國三星跟LG也不愛韓國...真該死 這件事情韓國內部已經討論過這兩家韓國公司把到中國建廠當作是韓國公司重要的戰略來推行。LG顯示器總經理權?壽最近多次表示:“如果我們不去中國,中國大陸電視市場將被台灣企業和日本企業佔領。”因為據IT市場調查機構“Display Search”預測,中國在世界液晶電視市場上的份額將從2008年的12.7%,躥升到2013年的21.1%,從而成為世界最大的電視市場---因為去年金融海嘯中中國來台灣搶購便宜庫存的面板。導致韓國有些壓力。中國藉由ECFA與台灣用關稅降低,韓國在這方面急了因為目前中國與韓國FTA還沒簽訂之下。這種關稅障礙讓他們有競爭力的隱憂。藉由在中國建廠提高競爭力。中國用市場、關稅障礙已經獲得大量3C產品的製造基地優勢。其實這樣的作法只有爽到台韓資本家。本國勞工還是苦哈哈。其實日本就是這樣的例子。日本1990年之後泡沫化經濟,工資上漲、日幣升值.本國生產工廠大量轉到台灣、東南亞、中國。本國失業率與經濟狀況轉型到派遣員工就業時代。有興趣有很多探討全球化經濟與日本經濟戰略的書籍可以研究一下...ps:韓國國家統計局2009/12/16日公布,韓國11月經季調失業率升至3.5,未經調整失業率升至3.3%,就業形勢仍嚴峻。不過另一個消息就是韓國拿到400億美元向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出售核電廠。相當於一兆三千多億台幣的工程。台灣是沒有這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