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月入不到10萬真的會餓死嗎?

一般來說透天厝多少錢,房仲廣告+算數就可以知道了,給大家一個簡單的數學題師大附近店面每坪8X萬3層樓共70坪,請問多少錢,答案是5千多萬,高雄小港區獨棟120坪別墅每坪10萬要多少錢1,200萬....夠簡單吧!


參考資訊,一般房仲po的價格再稍稍打個9折大約可以算是平均成交價,新屋舊屋差距可以到3成,而舊屋得要翻新,花費也有一定
White bear wrote:
台北一千萬? 你說的是公寓吧? 你看清楚, 原文說的是透天別墅耶.
高雄凹仔頂, 60~70 坪地坪, 建坪100坪上下的新房子, 你找棟不用上千萬的, 我馬上去銀行貸款跟你買.
PS 我在凹仔頂工作, 沒錢買機車和加油, 所以只能住這附近.
台北有一千萬的透天別墅? 我馬上叫我台北的朋友跟你買....


我表姐去年在台北市文山區(木柵),買了一連棟透天別墅(有前院),屋齡28年,每坪30.5萬剛好不多不少他家34坪,一千萬出頭,你不用跟我買(雖然一千萬不是我說的),這....陣子房價跌,木柵一堆不到每坪30萬的....

她家是錯層,加上客廳挑高算是2.5層....不要以為透天都是佰坪以上...台北地狹人稠...小面積透天其實很多,坪數不見得比公寓大,如果不是店面賣價也高沒多少
phila wrote:
無意冒犯,不過跟這種人過不去真的是有點傻
哪天經過天母我請你吃挫冰啦,消消火
...(恕刪)


哈哈~我這人脾氣來的快 去的也快~~早就氣消了哩

好像是喔~~只是要睡覺前接到一封不好的訊息

有點傻眼啦!!

房子這種東西
用說的是無法說清楚地
透天別墅(有前院),屋齡28年,這很舊了

一個最簡單的算法
假設今天有一家建商,在台北,台中,台南
同時蓋了3棟一樣的別墅..建材,設計完全一樣

說真的,價格都是一樣的,就如同買Sony,並不會因爲在台北或者在高雄買,就差很多

但是,因爲北中南,不同的就是地價
在不同的地區,就有不同的價格
所以,根本沒有什麽好討論的
一樣的房子,不同的區域,就有不一樣的價格
這樣比才有意義
拿一棟10年前的房子,跟一棟最新最豪華的房子來比
有什麽意義
信義那裏有一片田地-不知道還在不在
那片田地可是比其他地區的房價還貴
鄉下一片田地,也不過3,4百萬就有了,甚至更便宜,
我是一位月入三萬左右的小小技術人員.因為每個月的薪水都不一定所以就三萬多一點點

單身.開的是T牌的休旅車.與家人同住.家有貓狗.一個月光支出大約2萬

不過放假還是可以出門逛逛.我是七字頭開頭的喔



現在的年輕人真的是好高兀遠.連我公司新進的工程師每個都是跩的跟什麼一樣
眼睛都在頭頂上.什麼都不會就只會出一張嘴

不過每個進來的都是看到本公司有高薪跟福利就這樣混進來了.還以中原的居多.靠~台大的說話
也沒中原那麼機車.至少台大講話都比較有條理



所以現在的價值觀都已經變了.真是不知道未來的主人翁要怎樣辦
題外話說個有趣的給大家平衡一下,一堆人過不下去是因為"太會理財",我有個朋友,美國前10名校MBA金融組,金童一枚,薪水加紅利每年有11~12萬美金(算不高不低),大家一定覺得他過的很爽,其實呢?

他太會投資,手上的金融商品轉來轉去,加上最近的風暴,他目前算是負債6,000萬台幣以上(2百萬美金),目前真的唯一的希望就是不要被裁員,不然連利息房貸車貸都交不出,粉可憐....以目前市值就算他賣了他的小公寓,跟跑車...還負債50萬美金以上

他是正港年收入不到10萬美金會餓死....不然就是宣告產的傢伙
Johnpeace wrote:
房子這種東西用說的是...(恕刪)

一個最簡單的算法
假設今天有一家建商,在台北,台中,台南
同時蓋了3棟一樣的別墅..建材,設計完全一樣

說真的,價格都是一樣的,就如同買Sony,並不會因爲在台北或者在高雄買,就差很多


答錯....房子的建造價格....北中南不同...甚至差超過1.2倍,這你沒想到吧!

跟sony不同....在台灣賣的同一型號商品是同一家工廠生產的...通路商跟代理商也一樣...所以賣價差異只在店頭優惠多少...

銷售的差異也不只與土地成本...簡單的說....

板橋一個允建樓板面積1000坪(假設土地300坪)每坪一百萬的土地(土地成本3,000萬),跟高雄一個允建面積1000坪土地300坪,地價25萬/坪的土地,都去蓋造價每坪10萬的屋子,銷售額跟土地價格是不等比的....

板橋成本房屋1億,土地3億等於4億,而幾年前賣出的時候曾經飆到70萬/坪也就是說本益比大約是1.75倍(扣除利息報酬率算不錯),而高雄成本一億七千五百萬....每坪頂多賣20~25萬,本益比頂多只有1.42倍(報酬率及格邊緣)....

這個數當然是簡化算法,一般投資效益分析當然複雜的多...但是土地價格絕對不是主導因素(頂多只是因素之一項)...更大的差異是區位跟開發導向與商品條件的差異...





月入多少錢才能過下去,我感覺這和人的慾望強度有正相關。

有人要住電梯華廈才覺得舒服,有人住中古公寓就覺得很OK;有人要上餐館吃好料才滿足,有人吃便當也津津有味;有人喜歡開車,有人樂得騎機車搭公車;有人要到歐美日本才覺得是旅行,有人去台灣各地就很高興了。
kkkkkk wrote:
畢業之後當住院醫師一邊24小時待命,一邊還要準備國考,,...(恕刪)

還沒國考就先上班? 目前我聽過的只有"最高學府"才這麼沒人性,.....
towertower wrote:
答錯....房子的建...(恕刪)


那是因爲不同區域
有不同的價格

但是
如果單純就計算建材成本,
成本都是一樣的
其他成本
建造的費用不同,都只是不同區域,有不同的成本
而且這只是比喻..
意思是說
拿不同成本的東西來比
有什麽好比的

在台北月入5萬
跟在鄉下月入5萬
說真的
有什麽好比的
LV跟路邊攤,又有什麽好比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