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波蘭醫師的相關問題總整理

各位好:

提供一個延伸閱讀、資訊:
加入WTO對證照考試的影響及因應
時間:民國九十二年五月十四日(星期三)上午八時十分∣八時三十分
地點:警察廣播電台全國交通網(FM104.9)
參加人員:考選部考選規劃司蔡司長銘宗
主持人:陳 亭 記錄:顏惠玲

節錄:

主持人:我國醫師考試的應考資格,是否有變動?
蔡司長:醫師考試的應考資格有四款,以大學院校醫學系畢業或中醫學系雙主修者為主。由於去年修正之醫師法第四條之一規定,以國外學歷報考者,必須是美國、日本、歐洲、加拿大、南非、澳洲、紐西蘭、新加坡及香港等九大地區或國家的學歷,如果是九大地區或國家以外的外國學歷,必須先經教育部學歷甄試通過,才能參加考試,比以前嚴格。
主持人:對國外學歷作限制的考量是什麼?
蔡司長:主要是為維持醫師的水準,所以必須過濾篩選。

主持人:應考人可以英文作答嗎?
蔡司長:一律以中文作答。但是有一種考試例外,那就是外國人領有外國政府相等之醫師執業證書,並志願在我國醫療資源缺乏地區服務,報考醫師證照考試時,可以採口試或實地考試方式,並允許以英文命題及作答。

--------------my opinion--------------
自從加入WTO以後,使得退出聯合國後的台灣,逐漸重新與世界接軌,也包括任何商品以及「國際人才」及「國際教育」。
在這種過程之中,一定會受到一些原始利益者的反抗,因為有越來越多的競爭者加入先前被保護的市場。
以我較熟悉的大宗物資領域來說,日本在加入WTO以後,也怕國外的米、水果、肉類製品,以低價大量傾銷日本,除了日本政府以非貿易壁壘(要求國外製品與國內製品使用同一嚴格標準的綠色、無疾病、無病蟲害等之製品)保護以外,日本政府仍早在進入WTO之前即開始輔導農民(雖然日本米、水果、肉製品早已世界聞名),使日本農民利用本身的優勢,發展精緻化農牧業(台灣是學日本的),輔導區域型精緻農產品計畫(台灣學的真像)、特殊肉類製品(有什麼貴死人的精緻日本肉類,各位消費者比我還清楚)。
經過一連串政府措施,日本農民加入WTO後歷經短暫的衝擊後,發現加入WTO讓他們賺的更多,工作更輕鬆,也讓日本農業再更上一步。

從 養育全民的 農業技師/農業 ,我們在來看看 治癒全民 的醫師/醫業

外籍醫學教育 --> 泰國米
台灣醫學教育 --> 日本米

日本米可以抵抗低價的泰國米衝擊,進而使國內精緻農業產業再次提昇 --提供更好的高水準、高營養食品。
低價的泰國米,進而使日本國內一些吃不起日本昂貴米的中低階層也可以享受食物 --平衡M型化社會中,貧富攝取營養之差距。

本國的優秀的醫事教育可以提供高水準的醫療品質,高水準的人才可以由國家高薪聘請從事醫學研究,提昇國內醫藥產業水準。
國外且不差的醫事教育可以提供一般民眾基礎的醫療治療,(這種無聊、簡單的醫事行為,留給這些國內醫師認為較低等的外國醫學教育畢業生)也使台灣各地民眾有機會接觸到更便利的基礎醫事診療。

這樣的發展,難道不好嗎?真正有能力、有實力的、有智力的大學聯考Top1%優秀台灣醫學生,何不做一些更高深、更有涵養的研究工作,把一些看感冒、開胃藥、止痛藥、輕傷害的基礎診療交給適合的基礎醫師,遇到基礎醫師的複雜病情轉診,展現真正屬於台灣人的高等醫學實力即聰明才智,也降低諸多醫生抱怨看診累到無時間研究、睡眠不足等困擾(也包括PM給我的醫生們)、想研究又沒經費。進而有機會改善台灣醫學教育排名在世界處於落後的地位。

-------
民國92年,台灣修改醫師法開放外國醫學教育之後,還沒有看到政府有什麼積極作為提昇國內醫學教育。使得國內醫師如此緊張,趕緊出面要求制止外國醫學教育。政府的無為,著實令人失望!
如果國內醫師能像日本農民一樣,抱著「泰國米你要來就來啊,我坐著等你,看你是否可以扳倒我」、無畏懼的心態迎接挑戰,那怎會有這次的事件?

還是國內醫學教育真的無法與國際相比?所以怕這些接受過國際醫事教育的人回來之後搶了台灣小島的有限資源?搶了自己的機會?
崇高偉大的台灣醫師、聯考中Top1%頂尖的醫學院學生們 如果您真的這樣厲害,您在怕什麼?!?!?!
日本農民、台灣農民都不怕國際進口的產品了,您在怕什麼?
何苦搬出說他國教育不佳,外國教育的學生有問題等等此類假設性的觀點,來「誤導」社會大眾做出不合理的判斷?或用等到小波波醫死人才知道事情嚴重,這種話語來「恐嚇」社會大眾?
更何況,醫師們都知道,醫學學歷的取得只是另一長段的學習的開始,之後的專科教育更為嚴峻、更為精采.. 那.. 何苦擔心外籍醫學院學不好?如果真的在國外學不好,未來回台灣後拿不到專科證書,劣幣自然會依市場機制自動退場。
何懼之有?

-------
非貿易壁壘:

台灣避免有不恰當的醫事教育畢業者進入台灣,所以修改了醫師法:
第 4- 1 條
依第二條至第四條規定,以外國學歷參加考試者,其為美國、日本、歐洲、加拿大、南非、澳洲、紐西蘭、新加坡及香港等地區或國家以外之外國學歷,應先經教育部學歷甄試通過,始得參加考試。

但這是不夠的,不夠來保障全民接受醫療之品質及水準、也保障不了本國原有利益者(原有利益者也須保障,因為是台灣的國民、上稅給台灣政府),因為這九大地區的醫學教育仍摻疵不齊,
因此,依照WTO精神,國外之產品(包含教育產品)與國內產品(含教育產品)享有同等待遇,即均接受同一等難度之國考。
故,政府應該以提升國考鑒別能力、提昇本國教育及有利有利地位來著手
-->停止原無鑒別力之國考,加深難度、提高淘汰比例,避免國外不佳之醫學教育畢業生進入台灣從醫,也間接避免不適任之台灣醫學生進行醫療行為。

-------
進入WTO以後,台灣就真正進入了國際競爭的時代、國際化已經是不可抗拒的潮流,
唯有提高自我能力,才能真正使本國人民受益、進而使台灣能與他國競爭!

為國內醫學院加油,也希望有愈來越多的受國外醫學教育的醫師能回來台灣,把台灣這些真正優秀的醫師時間空出來以解決真正疑難雜症、研究高深醫學理論、技巧,促使台灣醫學產業再次升級!


延伸閱讀:
張上淳︰整體制度亟待檢討
台大醫院教學副院長張上淳強調,台大並非是針對特定個案,而是國家整體制度需要進一步檢討.....
張上淳表示,他相信波蘭等外國醫學院的學生也有好人才,但台灣醫師考選制度需要檢討,.....
目前我國的醫師資格國家考試,僅採紙筆測驗,考題全是選擇題,在篩選把關上,並不理想........
不過,張上淳表示,歐盟從原本的北歐、西歐,近年擴大到東歐國家..........
如果有能力,請至先進的國家如日本,美國等等念,不要去後來才加入歐州區的波念書好嗎。
看不下去了........

有種有時間就去證明實力,嘴砲打贏也不會代表有實力,浪費時間在這裡嘴砲還不如趕快去練實力.
Succubus wrote:
如果有能力,請至先進的國家如日本,美國等等念,不要去後來才加入歐州區的波爛念書好嗎。


請問先進的日本、美國最爛的醫學院跟波蘭較好的醫學院相比哪個比較好?您會比較安心讓他們診療?
PS我愛你 wrote:
很多人斷章取義
就説他們的素質不好
所以不能在波蘭考照
事實上關鍵在語言
而不是他們的素質或是專業問題


那回台灣考及格率很高的醫師國考的波蘭醫學生及格率到底是多少?
如果及格率仍然低是不是證明很多(不是全部喔)波蘭醫學生程度不夠?

高樓終結者 wrote:
與其在這裡為他們護航,還不如用你天花亂墜口才鞭策他們好好努力.
說了再多不管醫界還是民眾對波蘭醫師的疑慮不會自動消失,擺在眼前的就是事實.


乖乖回去唸書,努力實習看病人才是正途.
在這裡回嘴砲學歷鑑定考不會考.也不會加分.
加油,用實力證明自己.
喔!我不是說你(你說你不是波蘭國際班學生),而是告訴給關心這議題的波蘭國際班醫學生聽.
花錢就可以去念..
跟花錢買學歷有什麼兩樣..
哥哥爸爸真偉大.......
swiftboy wrote:
問題是在ptt版上
已經有台灣醫學生質疑未來的A也有可能放水...(恕刪)

有漏洞的制度是要補正 不是廢除
A+B+C 補正的效果絕對大於B+C
擔心會放水 就應該加強學歷認證考的公信力
而不是廢除學歷認證考

swiftboy wrote:另外台灣終究要走向開放之路 與世界接軌
還是不贊成有外地學籍醫師與本地學籍醫師可不一樣的考試制度
...(恕刪)

你一定沒有深究過全球化的負面影響
請翻翻我之前提過的 再來深談

考試制度 本國與外國學籍差異點就在"學歷認證考"
與世界接軌是趨勢 目的在引進更優質的醫療服務
但誰能保證外來的和尚一定比較會念經?
誰能保證外來的和尚不是山寨版?

學歷認證考是唯一的篩選機制
你口口聲聲要廢除學歷認證考
本末倒置的邏輯 實在令人匪夷所思
Hard a port ! Dont`t Mess With Texas
swiftboy wrote:
所以不管醫師執照要附加任何考試條件我都認同

但是前題是 不管本國 外國醫學生 都要以統一 公平的標準來測驗

如果需要學歷檢定 那要一視同仁 不能只針對外國醫學生學歷檢定 本國醫學生也要學歷檢定

這樣考試出來的醫師 才有一致性的醫療品質



你真是自打耳光。既然你也覺得要以統一公平的標準檢測,
來實習一下、來檢測一下又何妨?
實習是台灣所有醫學院必經之處。波波在怕什麼?

檢測的話,那要不要先檢測大學聯考呢?如果基礎科目都亂糟糟,還要當什麼醫師呀?
swiftboy wrote:
其中差距的一年是見習

但台灣是大五後才有至醫院見習 國外是大二後就結合教室與醫院混合教學 所以有所不同

倒底波波有沒有在醫院實習?扣除教室的部分,實習多久?

你懂不懂見習跟實習的差別?是實習?還是見習?這兩者不一樣。

見習:在旁邊看別人做,自己沒做。
實習:在旁邊看別人做,自己也有做。

台灣的情況是實習,不是見習。

所以你說見習?意思是說波波都沒做。最好的情況是,僅是看別人做嗎?
帳號已停權 wrote:
各位好:提供一個延伸...
外籍醫學教育 --> 泰國米
台灣醫學教育 --> 日本米(恕刪)


外籍醫學教育 --> 泰國米
台灣醫學教育 --> 日本米

這比喻太好了
溫帶日本稻種 拿去熱帶泰國種 一年應有三作吧 這很合邏輯
然後大量收成的泰國米..只出口到日本, 為何不准泰國人吃?
疑....這很奇怪耶
是不是要出口到日本的泰國米 最終還有電腦一顆一顆挑的 粒粒飽滿 且血統純正
這些日本稻種的收成 比較高級賣的貴的泰國米可賺外匯, 泰國人捨不得吃...

用這個來比喻醫療行為....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