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咪 wrote:好深奧喔,我才疏學淺...(恕刪) 沒啥深奧的啦,就是大多數人沒那麼有錢,有錢人在族群占的比例不多,所以增加支出必然改變大多數人行為,大多數人行為改變自然使整體結果改變,不過當然不太符合正義,有欺負沒錢人之嫌,不過資本主義不是天天都在圖利特定廠商嗎??
王咪 wrote:本來就是真的啊,幹嘛...(恕刪) 哈哈,因為所學不在此,所以對於兩者皆抱持懷疑態度囉。相較之下暖化論學派倡導的行為是相對有益的,所以才比較相信暖化派的說法。哎呀,離題離很大王咪 wrote:不過我只知道這樣的政策看似圖利特定廠商,尤其是捷運公司.... 我是覺得台灣捷運的票價的確也太貴了,以台灣的收入水平,應該要再降一些。而且現階段捷運應該要國營才是,等低價的大眾便捷交通網路成型再開放民間加入市場,就像東京現在又有國營又有民營一樣。感覺現在很多和民生大計有關的事業,都被政府隨便丟出去給財團賺錢
chrisgrace wrote:四月初 看了綠洲演唱...(恕刪) 可能想的方向反了. 反一下就是正解 -> 先有完善的大眾運輸, 之後再提高摩托車進入市區的門檻.像倫敦的地鐵+公車系統方便的沒話說, 票價以當地物價來說也便宜.所以他們可以通過汽車進入市區還要額外收費的條款.此外禁止摩托車進入市區也不會活化大眾運輸....舉台北公車為例, 沒捷運前上下班時間, 哪個公車不是塞的要命, 有那麼大的需求沒消化,怎麼不見加班次? 所以那個年代沒有摩托車還得了!!!.
樓主也幫幫忙搭乘運輸工具舒緩交通固然是個辨法但每個縣市交通建設是天差地遠就以直轄市台北高雄為例不僅有捷運可搭 ,公車便利性也夠,那其它縣市咧~台東,花蓮,新竹,南投,屏東.......蓋捷運簡直比登天還難,即使是最普遍的公車也因人口分佈問題便利性有很大不同.況且交通部評估全國只有台北對大眾運輸依賴性最高,大約為30%~40%有足夠市場.反觀高雄市只有20%左,也因如此高捷慘賠至今.你可知道蓋捷運1公里要燒掉50~100億,樓主又可知道這些錢的來源是國家人民納稅錢捷運蓋了有足夠市場當然是最好,萬一蓋得跟高捷一樣一路賠到底,還不如把納稅錢拿去幫助更多人或其它建設~至於蓋捷沒人搭就禁止機車.....這簡直是匪夷所思.政府交通建設規劃欠周詳,導致大家對捷運興趣缺缺,關機車什麼事.就像高鐵搭乘人數不如預期,那是不是要把台鐵給廢了!!??
Alex-帳號已停權 wrote:北京使用一卡通坐公車...(恕刪) 那你搬去大陸好了.台北汽車不會比機車少到哪去.你禁機車.汽車變多路更塞.事情別都只想一半.這裡難道都只開車不騎機車的嗎?路就這幾條.人就是這麼多.就算你怎禁還是會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