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玩嗎? wrote:最好的方式就全台皆實施汽機車總量管制。越靠市中心管制就越嚴格。都會區以大眾運輸為主取代公路運輸為主。...(恕刪) 別天真了不是每個人都是學生上班族,兩手空空去學校公司一個都市每一天各行各業光是補貨大小卡車汽車機車載貨就夠堵死交通要以大眾運輸為主取代公路運輸早睡早有眠
niniline1999 wrote:你住台灣懷疑台灣沒沒...(恕刪) 台灣國土計畫法還在草案階段,根本還沒通過。汽機車總量管制這個部份台灣也根本還沒實行。除此之外各跨領域單位之間的統合有問題,地質調查的資料難以應用到實際開發上。因為開發單位首重於開發利益而非環境保育,這就是台灣地質監測不完善的地方。連這些監測單位自己都不敢講能夠百分之百掌握目前氣候劇變所造成的地質影響了。舉廬山為例,已經有地質單位提出危險警告,但是相關單位及商家、居民有人配合嗎?目前公路局的監測系統只能用於事後救災,對於事前預防仍無法做有效控制。尤其面對新的地質深層崩塌,地質監測機制必須比以前更加嚴格及深入。niniline1999 wrote:別天真了不是每個人都...(恕刪) 若是現在路上只有商用運輸車輛,就不會塞的這麼嚴重了。你實際看過尖峰跟離風時刻交通流量就知道。離峰時刻路上大多都是貨運、商務車輛,路上並不擁塞。到了通勤時段,上下班上下課的車朝才是交通擁塞主因。以大眾運輸為主並不強制每個人都一定要使用大眾運輸工具.而是藉以大幅降低使用私人交通工具的比例。
niniline1999 wrote:多條高速公路不是只給小轎車用 不知你想表達什麼?如果是說砂石車,現在北宜高還沒讓砂石車走過,就算有了蘇花高也不會讓砂石車走;而不論是小轎車或公車遊覽車,都是載人的,火車就是用來載人的。
niniline1999 wrote:台灣沒沒有一套完善的地質監測系統。也沒有國土計畫法、汽機車總量管制。你把工務局,交通部當什麼了,想知道資訊去看公路總局資訊,地質監測連環保局氣象局等隨時都在監視,.....,單位,大學,教授,工程單位........,監視的多了 二高事故前你說這些或許還滿多人相信你現在再去問問別人有做這些監控單位的你還會百分百相信監控是沒問題的蓋好了是唯一安全的道路?是幾個小時的路?還是七天的路?提出一條可以改善現有的比較實在真的要蓋沒20年蓋不起來
小南 4841 wrote:大家還真見忘?今年幾...(恕刪) 那個就是深層崩塌。跟小林村滅村的情況是一樣的。追錢一族 wrote:二高事故前你說這些或...(恕刪) 基本上,連這些單位自己都不敢保證台灣的監測機制足以應付台灣目前的氣候及地形、地貌。
風間 真 wrote:我覺得要先把真正需要...換個角度想,如果我們把這500億用來建設東台灣,讓子弟不用到西部就有工作,就能上學,就有醫院...這樣似乎也不錯吧?(恕刪) 可惜你東部地區先天就條件不足,後天又失調,加上反對,乾脆放棄開發還省國家開支.東部地區平地光要種植足夠米糧蔬菜就不夠面積生產,無法養活3縣人口,又沒優良商港,工廠,倉庫,電力,全不足,電視台0......,建設東台灣.........
yuffany wrote:不知你想表達什麼?如果是說砂石車,現在北宜高還沒讓砂石車走過,就算有了蘇花高也不會讓砂石車走;而不論是小轎車或公車遊覽車,都是載人的,火車就是用來載人的。...(恕刪) 高速公路上如可以跑砂石車也只是非常少的小部份每一天載人,載貨的車輛幾乎是相等,載人也許可以改搭大眾交通工具載貨的如何用大眾交通工具來載把貨送到火車站,再搬上火車,到花蓮再開車去接貨,浪費掉的時間早已來回跑好幾趟了,更別提多花人力去搬貨,這不是你說的"問題是接駁不方便以及熱門時段火車一位難求解決這兩個問題,蘇花高根本不需要"就可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