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點澄清一下1.外勞現在在台灣是要繳稅的,而且還繳不少,是這幾年才開始降低非居住者稅率標準 提高至26,820元以新制基本工資17,880元1.5倍計算自100年起,外勞當年度居留未滿183天時,稅率標準將由去年的25,920元,增加到26,820元。全月薪資所得在26,820元以下者,按6%的稅率扣繳;超過26,820元者,則為18%。財政部南區國稅局提醒納稅義務人留意,以免溢扣而影響納稅義務人權益。http://www.sea.com.tw/index.asp?id=4&uid=21252.目前外勞的薪資平均為23K,並不是說請外勞薪資很低,也不是外勞工作效率或者是工作做得好,而是配合度比台灣人平均高一點,可是也有配合度低的。產業外勞去年平均薪資2.3萬元9成8企業提供膳宿 月扣2.4千元根據勞委會調查指出,去年產業外勞有7成從事基層技術工及勞力工,平均薪資為2萬3,133元,平均工時為226.3小時,高達9成8企業有提供膳宿,平均每月扣除膳宿金額為2,426元,企業規模越大者膳宿扣除額越高。 根據勞委會「99年外籍勞工運用及管理調查報告」指出,近年國內產業基層勞力不足, 99年產業外勞人數19萬3,545人。http://www.sea.com.tw/index.asp?id=4&uid=22243.目前外勞用最兇的不是台灣,是馬來西亞,而且各國對於外勞也是又愛又恨截至2010年12月31日,馬來西亞共有1817871名擁有臨時工作準證的外勞,我國加一加才30幾萬。馬來西亞是連服務業也是可以請外勞,可是台灣還把馬來西亞列在外勞輸入國,簡單說我們可以引進馬來西亞的人來台灣工作。新加坡目前有些政策在控管外勞,因為外勞造成當地薪資有所停滯。老實說澳洲也是欠外勞,建築及採礦業缺少勞工,但很多年青人只選擇「有吸引力」的工作,不願早上五六點開工做粗重工作。 他說其實建築業對青年人來說仍是回報率高的事業。但我猜農業跟餐飲服務業也缺,只是被Working holiday包裝的很漂亮,來吸引其他國家的年青人前往工作。另外前一陣子利比亞發生內亂,有沒有注意到,當地也是有大約10萬多名外籍勞工。德國跟日本也在考慮開放外籍看護,以加強國內的長照政策。個人意見:不管你去到那個國家,都會有外勞的問題。該思考的不是外勞有沒有搶走你的工作,而是你的核新價值在那裡。今天一份鍛鐵的工作只要有體力的人就可以去做,一個月薪水有三萬,假如你大學畢業,你會去跟一個高中畢業的學生去搶這一份工作嗎?你說老闆是最大的問題,回歸回來還不是我們自己害的,如果你今天可以用1萬5就可以買到ipad,你為何要花2萬元去買ipad,所以我們當然希望越便宜品質也越高的東西,那不就是砍價競爭,可是原物料一直漲,唯一不漲的就是薪資。
meridian wrote:我說你被新聞或大老闆...(恕刪) 所以我後面不是有補了一句話...要高薪....不就是前面很努力或者是高風險嗎???當然看大環境多少會要求高一點....什麼都不會...一進去開口就跟人要高薪...這....PS.外勞的稅真的課滿重的..之前摸彩抽到獎要交獎項20%的稅
chusam wrote:台灣維修高架塔高壓線路的員工夠危險、夠辛苦了吧還不是台灣人差別在於工資及危險加給很高照樣很多人報考想擠進去危險、辛苦樣樣都不是問題唯一的問題是薪水不用懷疑啦...(恕刪) 這個不是外包了嗎?都是派遣員工,薪資和福利都差很多啊...只有危險程度是一樣的...問這些人幹不幹?幹!
tsaiblake wrote:不管你去到那個國家,都會有外勞的問題...(恕刪) 很多國家是不引進外勞的,因為是飲鴆止渴所以大多數國家面臨的不是外勞問題而是非法移民的問題全世界用外勞像台灣這麼多的絕對是極少數日本韓國沒有像台灣這樣的建設嗎那為啥人家能用當地勞工我們不能絕對只是價格的問題一開始就是站在資方那裏思考有啥辦法現在真的證明的確是飲鴆止渴
bigmouw wrote:很多國家是不引進外勞...(恕刪) 資方跟人力銀行會出來反駁說1.台灣人不喜歡這類勞力性的工作2.年輕人不耐操,怕髒,不做沒冷氣吹的工作3.引進外籍勞工非我司願意,如果政府禁止引進外籍勞工,那就是斷了產業的生路。結論... 千錯萬錯 都是勞工的錯! 資方也是千百個不願意!
tsaiblake wrote:幾點澄清一下 1.外...(恕刪)該思考的不是外勞有沒有搶走你的工作,而是你的核新價值在那裡。今天一份鍛鐵的工作只要有體力的人就可以去做,一個月薪水有三萬,假如你大學畢業,你會去跟一個高中畢業的學生去搶這一份工作嗎? 為什麼不?如果是正當的工作,何來 "搶" 之說?沒人規定大學畢業生就不能從事勞力的工作吧?~
很好玩嗎? wrote:有聽過一句話"高薪不會讓員工更努力工作,但低薪一定讓員工不想工作"...(恕刪) ~給個合理的薪水真的那麼困難?~答案也許真的是:『就是那麼困難』...『因為人家外勞一個月領比本勞少還不是一樣過的好好的...』<=那些大老闆 & "資" 委會裡頭的那些官應該是這麼想的吧...
台灣老闆的思維就是省成本製程簡化可是這些必有極限對於公司有十萬的價值可是法律規定最低薪資,老闆就絕對想辦法弄給你最新低資如果要給你兩倍的最低薪資,那就發明個責任制來讓你工作時間加倍反正勞工也不懂懂了也不敢去申訴做苦力沒啥技術性可是忽略了其他需要的特質最低工資沒人來做那就叫政府開放外勞然後就跟本土勞工講最低工資不做齁反正有外勞這就是所謂不做一堆人搶著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