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ysf wrote:From: http...(恕刪) 當十幾分能夠上大學後,一般的大學文憑就不值錢了;有些大學生讀完後又要去考碩士班才能為文憑加分,的想來很可憐!而一流大學的學生就OK?我個人不認為是正確的,一些不當的加分,讓一些沒能力的人能夠進到學校;反正多讀個幾年,應該就可以畢業!
saratsait wrote:而一流大學的學生就OK?我個人不認為是正確的,一些不當的加分,讓一些沒能力的人能夠進到學校;反正多讀個幾年,應該就可以畢業!...(恕刪) 教改後,多元入學開的後門可多著呢.......
見血了,而且是一杵噴血~我遇過"論文產生機"的教授,很厲害的~也很會講,資源都獨攬一人手中,呼風喚雨啊~也有實務與學術並重的技職老師,很熱血幫助學生,但被學術派排擠,綁手綁腳,一做出一些成績出來後,學術派大老就來接手邀功,然後搞砸~很多領政府補助最多的學校,多為"論文換補助優先",還管什麼 禮義廉恥~
lookscottlee wrote:+1很多根本是資...(恕刪) 以我來說現實是,當你提出一個有創意的作法,會因為簡化整個理論,會被念說你這樣會有什麼學術貢獻,在檯面上的人眼中,所謂的學術貢獻是,一堆將一件事情說得很複雜的文字,以及明明只需要幾個字就可以說明的事情,卻要用一堆奇奇怪怪的符號來說明,當看不懂時還要說是你程度不夠。創新在這個國家的學術領域只會被唾棄。因為創新往往是更加簡化既有理論的一件事,而在這個國家簡單的說明一件事是會被唾棄的。這點在印度電影"三個傻瓜"描繪的最貼切。相信經歷過這些過程的人應該會心有戚戚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