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對在松山菸廠蓋大巨蛋

要比較也要有詳細數字,如下:

雪梨面積:12,144.6 km^2
人口:439萬

台灣北部八縣市面積:12,386.6km^2
人口:1346萬

(雪梨等於三分之一個台灣,故再加上北部桃、竹、苗、宜蘭、台中面積,約大於雪梨242km^2)

隆隆市總計面積 : 132.758平方公里
台北市總計面積 : 271.799平方公里
新北市總計面積 : 2,052.566平方公里
桃園縣總計面積 : 1,220.954平方公里
宜蘭縣總計面積 : 2,143.625平方公里
苗栗縣總計面積 : 1,820.314平方公里
新竹縣市總計面積 : 2,531.689平方公里
台中市總計面積 : 2,214.896平方公里
-----------------------------------------------------------
以上合計面積約 12,386.6平方公里

新北市人口約 3900000
台北市人口約 2610000
基隆市人口約 360000
桃園縣人口約 2000000
新竹縣市人口約 920000
苗栗縣人口約 560000
宜蘭縣人口約 460000
台中市人口約 2650000
-----------------------------------------------
以上人口合計約:1346萬
gaia wrote:
說嘴??? 不敢..... 只是希望要宣傳的人能說全貌,而不是遮東掩西的比大聲.....

如果您真的使用"設計上"的"最高運量"
如果您有在週末(平日上下班不會好到哪裡)搭乘板南線,真的去看看幾個主要站體嚴重阻塞的狀況
那我真的是


如果你不認同我的主張的話,
希望能夠提供「數據」上的證明,而不是用「自我感覺」來評斷一切。

你說我"遮東掩西"???不敢... ..

我才懷疑你一直不敢提供「數據」,只敢用「自我感覺」來逃避現實


以下的數據將會證明一切:


來源網址:http://www.trtc.com.tw/ct.asp?xitem=1009104&CtNode=24568&mp=122031
--------------------------

起迄點:【南港展覽館-永寧】

營運時間:06:00~24:00

平均班距:

1.平常日(週一至週五)
(1) 尖峰時段(07:00~09:00,17:00~19:30):約6分鐘,【南港展覽館-亞東醫院】重疊區間約3分鐘。
(2) 次尖峰時段(19:30~23:00):約7分鐘,【南港展覽館-亞東醫院】重疊區間約3分30秒。
(3) 離峰時段(06:00~07:00,09:00~17:00):約8分鐘,【南港展覽館-亞東醫院】重疊區間約4分鐘。
(4) 23:00以後:約12分鐘,【南港展覽館-亞東醫院】重疊區間約6分鐘。
(5) 臺北車站往南港展覽館方向,上午尖峰8~9時加開班車輸運旅客,平均班距約2分15秒。

2.例假日(週六、週日及國定假日)
(1) 06:00~08:00:約8分鐘(僅行駛【南港展覽館-永寧】)。
(2) 08:00~23:00:約8分鐘,【南港展覽館-亞東醫院】重疊區間約4分鐘
(3) 23:00以後:約12分鐘,【南港展覽館-亞東醫院】重疊區間約6分鐘。

末班車時間:24:00。
單向運行時間:【南港展覽館-永寧】約44分鐘;【南港展覽館-亞東醫院】約38分鐘。
停靠站時間:一般車站約25~35秒,臺北車站及忠孝復興站約40~50秒。

--------------------


從以上的「數據」可以看出,
如果假日搭乘的人潮真的有像「你感覺」得那麼多的話,
為什麼班距僅4分鐘?

而平日尖峰時間,
列車卻要加密到2分15秒?

捷運公司明明平時就有約2分鐘發車的能力,
但假日卻只願意開出較少列車??

事實證明,
假日搭乘的人就是少於平日的尖峰時間,
捷運假日僅發揮平常一半的實力。

捷運公司網站上提供的「數據」,
似乎和你「自我的感覺」完全相反。



尼斯 wrote:
陽明山算誰,自己去看地圖,
單一個台北市就比整個雪梨總人口要多,
加上新北市10個衛星都市早破千萬,
沒知識也要有常識,自己去查清楚資料.
台北市戶籍人口是265萬......


按照上面的資料, 你說台北的265萬 (上面是261萬, 不過差一點就算了)
再加上新北市早破千萬?

我怎麼算, 台北+新北都不滿700萬耶, 還差300萬要桃竹苗加起來才有.
所以說你的估計有問題, 應該先去看點資料再來討論.
萌貓 wrote:
+1不過看到完整計劃...(恕刪)


新板特區的建築都擠在一起
開放空間又不多
新區的建築基地還很畸形不方正...
小鼻子小眼睛的

沒看過外國案例的
可能會覺得新板特區就很棒了
一比較就知道差了一大截

韓國新區的案例
願景影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VtvlQ4Jzbw

實際興建中的樣貌:
遠觀
http://www.youtube.com/watch?v=AfBXRhEmjSY

近觀
http://www.youtube.com/watch?v=Xt1KP9ugfMQ

感覺台灣只是口號多
紙上談兵...又搞不出什麼實際上的東西出來
台灣加油吧!
tueng wrote:
另外一個問題,我記得東京有時夏天溫度可以到40度,但台北卻很少到40度,若是如網友一直強調的熱島效應有那摸嚴重,台北應該會比東京熱吧(東京的非水泥公園應該比台北多吧)


台北的熱 不用多啦 36度 就熱翻了 原因無他 就是 熱島效應

外加 盆地悶熱~~~~~~~~~~~~~~

我在 舊金山 那種地方 夏天去逛街~~~ 沒看溫度幾度 熱也還好 因為舊金山 風還蠻大又涼

結果一天下來 沒中暑 但是 全身多處地方曬傷 那種地方 熱 不會讓你感到不太舒服

台北市的熱~~~~~像 火爐 一樣 連吹過了的風 都是熱熱的風


tueng wrote:
,其實解決大巨蛋交通的方式應該是禁止設立汽車跟機車停車位吧,人走過來就好


你若是看看 巨蛋 位置 就知道 那邊交通
不是人走過來就可以解決~ 是本來那邊 交通 就很吃重
大巨蛋一來 只會更加重~~~~那邊光是 地下停車位 就有多少
本身那邊附近交通 不用巨蛋 就很緊了

pinky1028430 wrote:
把台北盆地內2~5F老舊公寓的鐵皮屋頂拆光光就好啦~
那種密集到似乎毫無棟距不行的2~5F "老舊"公寓 加上鐵皮屋頂效應
根本是一個大爐鍋 熱氣難以排出

而且台灣本島最熱地方還是屏東的三地門 夏天動不動就36~39度
把台北天氣熱原因歸於綠地實在太牽強了



台北市 是本來就很熱 盆地 本來就是 散熱 不易

不過這幾年 氣候變遷 ~ 加上本身都市 設計不好 熱島效應 下~~~~

台北市 更熱了吧~~~ 走在馬路上 吹過來的風 不是涼爽的風 是熱風

Shawn732 wrote:
按照上面的資料, 你說台北的265萬 (上面是261萬, 不過差一點就算了)
再加上新北市早破千萬?

我怎麼算, 台北+新北都不滿700萬耶, 還差300萬要桃竹苗加起來才有.
所以說你的估計有問題, 應該先去看點資料再來討論.
...(恕刪)

給你個非戶政事務所的調查報告,台北市戶籍人口265萬,
來台北市工作,讀書,外籍人員,戶籍外縣市長期居住台北市...,
這部份人口高達350萬左右.台北市如果真只265萬人,
那個101 100跨年百萬人,搭捷運人數,會那麼高.
100跨年還不是只101有人,河濱公園還表演,
一到農曆過年,台北市人口少了一半,那個馬路車流
這時說有265萬人我也許還相信,跟現在高雄市差不多.
高雄市人不就常說路大好停車.
skycc wrote:
台北市 是本來就很熱 盆地 本來就是 散熱 不易
不過這幾年 氣候變遷 ~ 加上本身都市 設計不好 熱島效應 下~~~~
台北市 更熱了吧~~~ 走在馬路上 吹過來的風 不是涼爽的風 是熱風...(恕刪)

以前會同意你說法,去年7,8,9月出差台東才真的領教什麼叫熱,
知本地理位置與高雄市差不多緯度,岳母住這,也在海邊1km內,
台東那個太陽一出來連站在遮陽蓬下吹電風扇都還滿身汗,
高雄市都給比下去了,換做台北,那那能比...
天啊!
SkyCC跟尼斯
嘴砲中的頂尖對決啊!

萌貓 wrote:
天啊!
SkyCC跟尼斯
嘴砲中的頂尖對決啊!...(恕刪)

我又沒跟他對槓,這是交流資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