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金庸小說人物及武功秘笈風雲榜

加藤老鵰 wrote:
不過再強也沒用啦,30cm算個屁,人家老二都頂天了老婆照樣偷人,還是和尚的光頭厲害~


因為成崑是170 cm?直接用光頭進去

亞利安星人 wrote:
段正淳比較會...而...(恕刪)


但韋小寶管理的好多了

段正淳那幾個能放在一起嗎?

加藤老鵰 wrote:
舊版是這樣寫:”定睛...(恕刪)


明教上少林寺為殷梨亭討公道時, 楊逍跟韋一笑都說張無忌的內功即使是當年的楊頂天也遠遠不及.
單以內力來說張無忌應該是比楊頂天高出不少, 看他們在練乾坤大挪移的進度看得出端倪.

但的確實戰很難說, 在紫杉龍王打敗韓千葉時提到, 楊頂天除了張三豐, 當世大概沒人能贏他一招半式.

成昆在光明頂時跟明教七高手自承偷人時功力不及楊頂天甚多, 不過那是在他投入少林寺另學功夫前了.
只是話說回來, 當年楊頂天力剉少林僧時我倒沒注意是單打獨鬥還是一對三, 不過還沒坐枯禪就是了

kantinger wrote:
但韋小寶管理的好多了...(恕刪)


韋小寶那些叫夫人是要帶回家負責任的,

之間再怎麼不睦也要看丈夫臉色,

反之段正淳的都是情婦,

Happy完就讓給別人養,

沒有需要管理的問題,

而且每個還是都死心塌地的愛著他,(也有由愛生恨的啦.....)


最重要的是,

金庸這十年來不斷修改作品,

王語嫣被醜化又和段譽分手,(段譽扣分)

虛竹多個小妾少了一票婢女,(虛竹嚴重扣分)

韋小寶差點就要妻離子散,(還好有眾人抗議)

只有段王爺始終如一,

所以說他是金庸筆下第一把妹高手當之無愧。

ps. 而且他每個女兒都美得冒泡....

  不但老婆情婦願意為他而死,連女兒也願意....

=========================================================================

不過重新想想,

歐陽克身為白駝山少主有一票姬妾,

數大便是美,

其實也應該榜上有名。


把妹五絕應該為:

東牛(張無忌)、西少(歐陽克)、南王(段正淳)、北公(韋小寶)、中志丙(尹志平接班人;平平是趁人之危,女主角和女配角還是差很多~)

chinshentw wrote:
成昆在光明頂時跟明教七高手自承偷人時功力不及楊頂天甚多, 不過那是在他投入少林寺另學功夫前了


未必未必,圓真禿驢還補一句:”只怕現下我仍然及不上他當年”.



chinshentw wrote:
, 楊逍跟韋一笑都說張無忌的內功即使是當年的楊頂天也遠遠不及.
單以內力來說張無忌應該是比楊頂天高出不少, 看他們在練乾坤大挪移的進度看得出端倪.


一個花幾十年才到四層,一個幾個時辰就攻頂,當然差多了,不過金庸常常借別人嘴講出些自相矛盾的話

chinshentw wrote:
當年楊頂天力剉少林僧時我倒沒注意是單打獨鬥還是一對三, 不過還沒坐枯禪就是了


書上沒寫,不過依常理論,再好的哥們,如果不是讓人一鍋端了丟大臉,純粹義氣陪練三十餘年?很難吧.
年紀小小就這麼會唬濫,長大是準備當記者還是法官啊?
雪山飛狐呢…

遼東大俠-胡一刀

打遍天下無敵手-金面佛苗人鳳

碧血劍…

金蛇郎君-夏雪宜

他們的人影都沒看見…不會是追不上那些人吧!



在說沒來個大亂鬥怎麼排名…板上有沒有作家的,寫個「金庸筆下人物之天下第一武道大會」好了
加藤老鵰 wrote:
謝遜剛出場時張翠山評價他只比張三豐稍遜一籌


謝遜出場時因為太過震撼

張翠山這個20出頭的小夥子被嚇傻

導致張翠山太過高估謝遜



張翠山在屏風後想起殷素素殺害龍門鏢局滿門之事,實感惶愧無地,待見到宋遠橋這一下衣袖上所顯得深厚功力,心下大為驚佩,尋思:「我武當派內功越練到後來,進境越快。我在王盤山之時,與義兄內力相差極遠,但到冰火島分手,似乎已拉近了不少。當年義兄在洛陽想殺大師哥,自然抵擋不住。但義兄就算雙眼不盲,此刻的武功卻未必能勝過大師哥多少再過十年,大師哥、二師哥便不會在我義兄之下。」



張翠山雖然接受張三豐的指點和傳授

卻從未見過張三豐和別人動武的場面

武當七子應該只有年紀長張翠山一輩的宋俞兩人見過

張三豐的修為有多深

張翠山根本不夠格衡量



張三豐身子一側,本來面向船首,略轉之下,已面向左舷,兩刀登時砍空。他雙掌起處,已托在兩人的背心,喝道:「去罷!」掌力一吐,兩名武官身子飛起,砰砰兩響,剛好摔在原本所乘的舟中。他已數十年未和人動手過招,此時牛刀小試,大是揮灑如意。



所以張翠山對謝遜的評價

小弟給他



-------------------------------------------------------------------------------



黃臉老僧道:「自然識得。老衲若非識得大英雄陽頂天,何致成為獨眼之人?我師兄弟三人,又何必坐這三十餘年的枯禪?」這幾句話說得平平淡淡,但其中所含的沉痛和怨毒卻顯然既深且巨。張無忌暗叫:「糟糕,糟糕。」從他言語中聽來,這老僧的一隻眼睛便是壞在陽頂天手中,而他師兄弟三人枯禪一坐三十餘年,痛下苦功,就是為了要報此仇怨。這時聽得大仇人已死,自不免大失所望了。


從以上原文可知

當年陽頂天是沒有見過金剛伏魔圈

而三僧最可怕的就是金剛伏魔圈

陽頂天只練到乾坤大挪移第四層就能應付三僧聯手

而張無忌練到乾坤大挪移第七層加上九陽神功再加太極拳

還是破不了金剛伏魔圈


由此可知

三僧聯手和三僧聯手施展金剛伏魔圈

這兩者威力差別是非常非常大


小弟生平無所長

專研金庸三十年
加藤老鵰 wrote:
一個花幾十年才到四層,一個幾個時辰就攻頂,當然差多了,不過金庸常常借別人嘴講出些自相矛盾的話



這一點金庸並沒有自相矛盾


以往練這心法之人,只因內力有限,勉強修習,變成心有餘力不足。昔日的明教各位教主都明白這其中關鍵所在,但既得身任教主,個個是堅毅不拔、不肯服輸之人,又有誰肯知難而退?大凡武學高手,都服膺「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的話,於是孜孜兀兀,竭力修習, 殊不知人力有時而窮,一心想要「人定勝天」,結果往往飲恨而終。張無忌所以能在半日之間練成,而許多聰明才智、武學修為遠勝於他之人,竭數十年苦修而不能練成者,其間的分別,便在於一則內力有餘,一則內力不足而已。張無忌練到第五層後,只覺全身精神力氣無不指揮如意,欲發即發,欲收即收,一切全憑心意所之,週身百骸,當真說不出的舒服受用。這時他已忘了去推那石門,跟著便練第六層的心法,一個多時辰後,已練到第七層。



張無忌若無九陽神功

他也要練幾十年

加藤老鵰 wrote:
不過金庸常常借別人嘴講出些自相矛盾的話


其實關鍵就在這句

但我對"再好的哥們,如果不是讓人一鍋端了丟大臉,純粹義氣陪練三十餘年?很難吧"還有保留,

少林寺的和尚一向已會記恨聞名, 不必熟讀金庸, 看過食神的都知道
北冥神功=====================================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