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50塊從台北坐到高雄被罰 還能開記者會控訴...實在搞不懂

這種人,無恥到爆!!!

做錯事貪便宜還能公開控訴,被抓包還能繼續堅持........

無恥近乎勇是吧........

珍惜偶然,但不要執著,人生會更興味盎然!
當信任瓦解, 社會也就崩潰


在美國,你去商店買東西,事後不論任何理由,都可去退貨還錢。因此,有一些人(一些台灣人和更多的大陸人)過幾天要出席重要宴會,就去「買」一套名牌衣服,穿去赴宴之後,再去退錢。

美國商店還有一樁好康的事:買貴了,可退差價。於是有些人就趁平時不打折但尺寸、顏色較齊全的時候,把貨品買回來,等到大減價的時候,再把收據拿去退差價。
這些人對自己的行為洋洋得意,還到處宣揚自己的聰明,甚至納悶為何眾多的別人那麼「愚蠢」,不會利用這個「漏洞」。

把占人家便宜看成「聰明」,把奸巧看成「能力強」,把挑撥族群看成「和解共生」,真的是價值錯亂了。

筆者想到了股神巴菲特。此地許多股友在討論巴菲特的選股標準,往往忽略了他一再強調的:他非常重視一家公司CEO的誠信,不夠正派的公司他絕不考慮。
今天你會鑽法律漏洞,明天你掌權了,就會去修改法律,讓自己的違法變合法。這幾年來,我們看了太多這種例子了。

十年前,我帶年僅三歲多的兒子到美國旅行,寄宿親戚家。
親戚拿個全新的兒童汽車安全座椅給我,說:
「這裡規定兒童一定要坐汽車安全座椅,這個給你用,因為是借來的,請儘量不要弄髒,我還要還人。」
兩週後,我不再開車,他拿著半新不舊的安全座椅到量販店辦退貨。
店員一聲不吭,錢全數奉還。
親戚得意地對我說:
「美國的商店,兩週內都可憑發票退貨,所以我們常來這裡『借』東西。有些大陸人甚至連電視都『借』哩!
你說,美國人笨不笨?無條件退貨的漏洞這麼大,他們竟然都不知道!」

隔年,我到日本,在當地做事的台灣朋友招待我,出入都開車。我問:「東京地狹人稠,不是很難停車嗎?」「沒那麼嚴重啦!政府規定要有停車位才准買車,所以車子並不像你想的那麼多。」他說。
「哇!那你有停車位嘍?一定貴得嚇死人對不對?」
「你怎麼跟日本人一樣笨!先租個停車位,等車子掛牌後,再把停車位退掉,不就解決了?」

幾天後,換成日本朋友招待我,待遇淪為兩條腿加地鐵。他客氣地說:「東京養車容易,養停車位難。所以只好委屈你擠地鐵了。」我馬上向他傳授「破解之道」。
沒想到他沒有「悟道」的狂喜,只淡然說:
「真要鑽漏洞,其實到處都是,比如家母住在鄉下,我把戶籍遷過去再買車就可以了。
但是,我實際上就住東京,沒停車位卻買車,左鄰右舍會怎麼看我?開車上班,我怎麼面對同事、
上司及正派的人不會這樣做。」

美國商店無條件退貨的機制與日本到處漏洞的法規,都建立在「信任」的基礎上,

當「信任」瓦解,社會也會崩潰。

也因此,他們可以容忍政客做錯事,卻不容許政客說謊。


台灣呢?
我們則是「假到真時真亦假」,每個人都虛虛實實,整個社會是在「懷疑」的基礎上運作。
但即使已是防弊重於興利,結果還是「敢的拿去」。

中國「信託」的「信用」卡,遭「卡神」套利百餘萬元,社會卻站到「卡神」那一邊。
「信託」與「信用」,難道是反諷?想法思維影響行為,而個人行為又可擴及影響企業服務、社會運作。

記得去羅馬搭乘地鐵時,發現有售票機卻沒有驗票機。
當場起了疑惑,到底要如何確認乘客有沒有買票?那這樣地鐵不就鐵定虧錢嘛?
這是我們的習慣想法,總是想要替自以為的小聰明或貪小便宜尋求應對之道。
對於義大利人而言,我們會問這種問題才奇怪。
搭車為啥不買票?乘車怎麼可以不買票呢?兩方想法當下有了差異。

如果你真想知道是不是可以不要買票搭車?
可以,的確可以入站搭車,但是你要確保不會被富有正義感又雞婆的義大利人發現,因為他八成會去舉發你。
到時候罰款可就是車價的數倍,而且丟臉還丟到國外去,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建立信任,不容易,卻很重要!當彼此信任度越高,管理就越少。
路,走對了,就不怕遙遠。

在紐約,有一次參觀有名的「大都會博物館」。
付了錢,櫃檯給我們一個約 10 圓台幣大小的金屬片門票,有兩條夾子。方便我們別在衣領上。
友人告訴我參觀中途可以隨時出來,如果還要再進去,門票就不用繳回,可以憑原本的門票再進入。
確定不再進去參觀,就把門票丟入門口的壓克力玻璃櫃中。

我問:「門票的形式、顏色有每天換嗎?」
朋友回答:「沒有」
「那會不會有人把門票帶回家,過幾天再來呢?或是10人進去只買 5 張門票,其中一人再把門票帶出來給其他人?」
朋友大笑:「只有台灣人會這麼想!美國人想法單純多了,進去就是要買門票,不再進去,就繳回門票。基本上美國人相信大家都是守法的好人,所以門口工作人員很少。」

剎那間讓我覺得很慚愧,我們的防弊多於興利的觀念,鑽漏洞的念頭竟是文化的一部份。

最近幫台積電上課,發現台積電的餐廳跟科學園區的其他廠商一樣,採用外包模式,一樣乾淨整潔明亮。所不同的是餐廳沒有人幫你打菜,要吃什麼一切自己來,發水果的地方貼了一張紙條---- 每人限拿一袋(洗好切好的)。連入口處也很少有人在管,進餐廳自己用識別證刷卡,月底自動從薪水中扣除。
一位台積電副理告訴我:有一位員工被抓到吃飯沒刷卡,第一次警告,第二次就開除。

當彼此信任度越高,管理就越少,彼此方便,成本自然下降,工作也越愉快。相反的彼此猜忌、防範、圍堵、監督。不但降低生產力,工作也被動,不愉快。各位親愛的夥伴..您是否也發現當您和周遭朋友、同事處於信任的環境中,做起事情來都非常的有效率,而且默契十足; 但是,處於猜忌和不諒解的情形下,任何事物都進展的很不順利...... 您了解了這道理。

從現在開始,就將心胸打開,用開放的心情,信任的態度,來對待每一位夥伴。
crab69 wrote:
有阿有阿, 還穿V字...(恕刪)


我同意,我就是基層的客服人員...
有些人就是喜歡刁難客服人員
事實上我認為很多人都是在公司受了老闆的氣,然後找客服人員出氣
更多的是明明就是自己的不對,還可以在那硬凹

規定他們沒有辦法投訴,他們只能投訴服務人員態度不好呀

話說回來,高鐵的自由座有以下規定
● 對號座乘車票限票載指定之日期及車次有效;自由座乘車票限票載指定日期有效,旅客得搭乘當日任一車次,僅限搭乘乙次,但不保證有座。
持自由座乘車票之旅客於乘車票記載起訖區間內之任何停車站中途下車,經本公司人員處理者,得於乘車票有效期間內繼續行程,惟自起站進入付費區開始至到達訖站離開付費區之時間不得超過三小時三十分鐘。

也就是說他從台北搭到左營,就已經是逾站了,他的乘車票的訖站並不是左營,而且自由座僅限搭乘一次,不論從台北→左營再坐回來,或是他從台北→板橋再坐回來,都違反規定。

再看一下北捷的規定
旅客持用車票,除因可歸責於本公司之事由外,經驗票閘門進入付費區至離開付費區之停留時限規定如下:
(一)不同一車站進出,最大時限為二小時;
(二)同一車站進出,最大時限為十五分鐘;
為何北捷最大時限只有兩小時呢?因為就算讓你起站坐到最遠的站,比如說是永寧→淡水,加上轉車等車時間,也不過1個多小時而已,北捷給的時間限制還算是遊刃有餘。
像很多人會利用捷運"面交"這部份,其實同站進出有搭車事實就已經算是違規了,因為捷運的票價是單程票價,從A站坐到B站,再從B站坐回A站,等同坐了兩趟,北捷也只加收了20元逾時處理費用,算是很仁慈了。

我看過一個學生,從永春坐到板橋,再從板橋坐回來,結果被加收20元,在服務窗口那大哭大吵大鬧,吵說他不知道規定,不應該多收那20元,當時因為他實在鬧得太大聲,引起所有人的注意,包含我也是啦...只覺得這樣好丟臉,就像是張先倫夫妻一樣,得了便宜還賣乖,要違反規定就低調的做,乖乖地被罰,不要明明錯了,還要大吵大鬧,真的是給社會很不好的示範,要是我有小孩,當下一定會當下做機會教育,教導他們長大後千萬不能像他們一樣。






kne wrote:
當信任瓦解, 社會也...(恕刪)


說的真好!!

我到歐洲玩,坐火車時找不到剪票的人和月台,完全是開放式的^^

問站務員說:有一台條碼機刷一下就好!!當時好不習慣...沒有剪票員的車站!!

說實在的就華人和印度人,腦子動得快!!會做些取巧的事,當然老外也有啦!只是比例少了些!!
啥?才4800根本沒罰吧,小弟的經歷,有一次在荷蘭搭火車到阿姆斯特丹,途中被檢查到,檢查員竟然要罰我50倍 ,這才叫做罰.

PS:其實我是有買票的,那時候忘記打日期才被誤以為逃票,後來經解釋後,也沒罰我,真是好險
其實我看到這對夫妻的樣子
只能說物以類聚
夫妻果然同心
可能是政治新聞看太多
學會了一些如何硬凹的技巧
真是無恥
那天中午吃飯時也剛好聽到這新聞了,
原本事情經過是這樣,花50塊從台北坐到高雄被罰, 還能開記者會控訴,
這樣投機取巧還能義正嚴詞的說人家錯,真是錯誤的示範。



大家都 太抬舉他了

西華飯店亨利酒吧暨飲務副理

不過是各端盤子的


說他是 士大夫 簡直污辱了 讀書人
他是在幫他飯店打廣告~~~就這樣

kne wrote:
當信任瓦解, 社會也...(恕刪)

你的文章太棒了
沒有權限為你加分
給你拍拍手鼓鼓掌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