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lmp wrote:而且,应该是“看得懂”吧。台湾的“的地得”怎么分啊。说错了请原谅 台灣的"的地得"應該跟大陸的一樣,是"看得懂"沒錯之前也以為繁體字對大陸人很難,去過大陸出差以後,才發現大部分的人都懂繁體字
zda111 wrote:簡化漢字是為了提高識...(恕刪) 中文字體的演變都是有時代背景的因素與字義上的原理(例如統一部首等)不過現在大陸用的簡體字,完全沒有演變規則以及字義上的依據所以有些人批評簡體字是破壞傳統文化的改變,並且造成文化斷層這就是為何只念簡體字的人完全無法了解古書的意義,易經中許多道理只能從繁體字解釋簡體字要讀懂易經喔 莫宰羊 @@
skybug wrote:真正的重點是:沒幾個能寫出來的。(...(恕刪) 其實在台灣愈來愈多的年輕人也是這樣(請看大學生了沒便知)除了本身國文程度不佳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很少動筆寫字因為平常幾乎都在用鍵盤打字久而久之便連許多常用字都寫不出來不然就是錯字連連
台灣年輕人的火星文看不懂】但是常用的繁體字都看的懂,一般的繁體字文章閱讀毫無障礙從小到大老師從來也沒教過繁體字,但是很奇怪,多數大陸人都可以看的懂繁體字!但是如果寫的話多數人只會一小部分還有繁體字,簡體字,每個字的讀音都一樣啊,代表的含義也是一樣的,只是字形差別而已,不明白為何前面有大大說《易經》有些地方只能繁體字能解釋呢?譬如說一篇文言文如《廉頗藺相如列傳》或者是《出師表》,讀出來都是一樣的發音內容,如果用現代口語解釋,表達在文字上的話,只是簡體繁體的字形差異,應該不會有含義的差異啊!還有,好像台灣人以為大陸人寫書法也是用簡體字,其實大錯特錯,大陸人寫書法從來都是繁體字,還有幾乎所有大學的校牌都是用繁體字書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