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岳飛的議建儲,當時有兩種不同的記載:一是《野史》的記載,記時間在紹興十年,建儲之請,受到了趙構的表揚。岳珂《建儲辨》即采此說(《金佗粹編》卷二十一《籲天辨誣》卷一《建儲辨》)。我也認為此說合理,有御札為證。二是張戒《默記》的記載:「薛弼以甲字正月,道由建康謂戒曰: 『弼之免於禍,天也。往者丁巳歲(紹興七年),被旨從鵬(岳飛字鵬舉,故以鵬代岳飛)入覲,與鵬遇於九江之舟中。鵬說曰:& lsquo;某此行將陳大計。』弼請之,鵬云:『近牒報:虜酋以丙午元子(丙午,為靖康元年。靖康元年四月癸卯,欽宗趙桓立長子趙諶為皇太子。故岳飛以此稱趙諶皇太子)入京闕,為朝廷計,莫若正資宗之名,則虜謀沮矣。』弼不敢應。抵建康,與弼同日對,鵬第一班,弼次之。鵬下殿,面如死灰。弼造膝,上曰:『飛適來奏,乞正資宗之名。朕喻以卿雖忠,然握重兵於外,此事非卿所當與也。』弼曰:『臣雖在其幕中,然初不與聞。昨至九江,但見飛習小楷,凡密奏,皆飛自書耳。』上曰:『飛意似不悅,卿自以意開喻之。』弼受旨而退。嗟夫!鵬為大將,而越職及此,取死宜哉!』弼又云:『不知若個書生教之耳。』」
熊克《中興小歷》:「紹興七年夏四月,上詔飛入覲,弼亦移書趣飛行。至是飛偕弼入奏事,飛以手疏言儲貳事,沖風吹紙動搖,飛聲戰不能句。飛退,弼進,上視之色動。弼曰:『臣在道,常怪飛習寫細字,乃作此奏。雖其弟子無知者。」(轉引自《金佗粹編》卷二十一《籲天辨誣》卷一《建儲辨》)。
岳飛手疏言儲貳的事,〈中興小歷〉系此事於紹興七年四月,〈皇宋中興兩朝聖政〉卷二十一、〈系年要錄〉卷一百九繫於七年二月。鄧廣銘〈岳飛傳〉(人民出版社 1983 年 6 月版)第 222 頁系此事於紹興七年九、十月間。他們談到岳飛言儲貳事的原因,大都根據張戒〈默記〉的「近牒報:虜酋以丙午元子入京闕,為朝廷計,莫若正資宗之名,則虜謀沮矣。」按金人廢偽齊劉豫在紹興七年十一月十八日丙午(〈系年要錄〉卷一百十七),是七年十一月以前,劉豫方據汴京,金人不可能有挾丙午元子入汴京之謀,則岳飛因牒報而欲立建國公趙伯琮為皇太子以沮金人之謀的事也不存在。所以把岳飛言建儲的事系之於七年二月、四月、九十月,與歷史事實不符。
至於薛弼雖在岳飛幕最久,但已墮落為秦檜黨人,所以他言岳飛「乞正資宗之名」事,其真實情況值得懷疑。再就是 「飛聲戰不能句」、「面如死灰」,與岳飛性格不一致,頗有醜化之嫌。 又岳飛詣資善堂見孝宗皇帝事,《鄂王行實編年》卷五繫於紹興八年秋(按為九月岳飛入覲之時),而鄧廣銘《岳飛傳》第 222 頁卻改為「岳飛在某次召對時曾與趙伯琮相見。」把相見的時間搞模糊。又鄧廣銘《岳飛傳》把岳飛言儲貳事繫於紹興七年九、十月間,其根據是趙鼎《忠正德文集 . 辨誣筆錄》中的《資善堂汲引親黨》條。其中言岳飛、薛弼朝見了趙構的第二天,趙構與趙鼎相見,趙構把岳飛言儲貳的情況又告訴了趙鼎,是趙鼎與聞言儲貳事。按趙鼎於紹興七年九月十七日丙子再相(《系年要錄》卷一百十四),所以鄧廣銘便把岳飛言儲貳的事系之於是年九、十月間,以便趙鼎有與聞此事的可能。但是年八月初八日戊戌淮西軍酈瓊叛降偽齊,九、十月間岳飛奉詔自鄂州領兵駐屯江州,應援江浙,未嘗至行在,自不可能有入對言儲貳事至明。趙鼎一向反秦檜不力,他的記載的真實性,也值得懷疑。
*************************
結論,請版主再多念點書吧~
別拿野史上的一點紀錄就當真了...
這年頭...怎老有一堆人拿古人開鍘
偏偏學問又差...真是想不透這些人的腦袋啊~~
...下一位
發文不附圖 此風不可長 沒圖沒真相 快貼圖上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