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有人問過大陸的糧票,再讓你們看個好玩的。

記憶中除了糞票之外還有尿票
至於用途並不是買糞
而是鄉里派人來"清除"尿糞時要付的
▁▂▃▅▆▇★▇▆▅▃▂▁ ▁▂▃▅▆▇★▇▆▅▃▂▁
現在看來那個計劃時代很多東西都挺荒唐的,但是我外婆(80歲了)她們那一代人在經歷的時候還覺得挺好的,因為以前更苦。
像我外婆就經歷過幾次九死一生活過來的。一次是中日戰爭的時候,日本飛機經常轟炸襄陽城,只要飛機一來,全城的人全往城中心意大利人開的教堂跑(那个教堂在90年代都在,但是后来城市发展了就拆除了,小时候对它彩色的玻璃印象很深刻)。有次我外婆沒跑快,房子塌了把當時才十幾歲的她給壓在下面了。還好當時人都窮,住的是茅草屋,所以被她媽給挖出來了,撿了一條命。
還有一次是民國二十四年,襄陽城發了一場特大洪水,結果沒人管,以後瘟疫大流行,結果外婆當時十二歲的哥哥就這樣死了,幸好外婆也躲過去了,活了下來。
所以在計劃時代,雖然很不自由,但是當時的人還是挺知足的,畢竟和平了,能平靜的生活了。
寂寞人 wrote:
不太懂...糞票嗎?...(恕刪)

施肥阿,中國是農業社會,
不過在當時那種共產制度下,
糞票有用嗎?不是禁止私有財產?
人民公社集體生產,超英趕美,三面紅旗,文革?

看來中國真的已經開始超越台灣了
台灣還一天到晚擔心術被偷走

就算現在一樣有糞票,但它是合約的一種
台灣早期菇農用木屑稻草在陰暗潮濕的屋子種菇類
後來用了太空包而自豪
大陸過去幾年也一樣用太空包,但是成本愈來愈高
且只能用一次,接著變成了污染
後來發現改用家畜家禽的糞去取代,成本降得很多而且解決農村家畜家禽糞便問題
原本不用錢到後來統一由村委會管控
它並不是直接使用家畜家禽糞便去種,這中間還有配比及技術
台灣也有進口這類技術的大陸農業書藉

「尿」這原料;早期台灣各小學就都有收集筒了,而且廠商得付費
因為這是取得阿摩尼亞的經濟方法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