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面的一段話「因為經濟結構失衡了。」10年不加薪,台灣原本成長速度猛烈的內需市場變得脆弱不堪,無法像韓國提供外部衝擊的緩衝。周濟形容,就像雞生蛋,蛋生雞的老問題一樣,大家薪資起不來,眾多內需服務業不敢漲價,不漲價又無法替員工加薪,而服務業恰是吸納最多的就業人口的產業,導致整體薪資像一攤死水。
thunderbird wrote:我引用的天下雜誌的內...(恕刪) 問題就在最後一句....你要說是他的關係...那2008~2010你要怎麼護他?隨然2000~2008的政策有很多值得爭議的地方但是可不可以不要動不動就把議題扯到政治上面呢??
N年前中國開放,一堆台商移廠至中國,當時報紙分成兩派A派說 :製造在中國,研發在台灣,台灣經濟將發揚光大,甚至可以以此壓抑中國武力犯台,而我們的政府卻一直鎖國!B派說 :台灣主力是製造,去中國後,台灣還剩什麼?中國不是法治國家,隨時可以整死你!而政府一再開放,台灣的利基就一直在消失!結果今天來看呢?那些A派的報紙,現在卻開始說之前10年的政策是不對的,但卻完全不提當年該報社自己的言論是錯誤的!跟市府一樣,都是別人的錯!
rukawa1 wrote:A派說 :製造在中國,研發在台灣,台灣經濟將發揚光大,甚至可以以此壓抑中國武力犯台,而我們的政府卻一直鎖國!B派說 :台灣主力是製造,去中國後,台灣還剩什麼?中國不是法治國家,隨時可以整死你!而政府一再開放,台灣的利基就一直在消失! 這不應該分為A、B兩派,應該說A談的是台灣要轉型的方向,是未來,而B談的是那時當下的現況,只能說台灣這10年來轉型失敗了,事實證明就算政府大開校園之門,讓你大學想唸就有的唸,結果會認真唸的人似乎沒比以前多(或者更少 ?) ,畢業後一堆人還是只能緬懷被對岸拉走的那些基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