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起我朋友跟我說過的趣談有次他跟同事跟副理去吃飯他的副理就說得嘴角全泡的程式人才在中國多便宜多優秀云云後來我這朋友忍不住,插了句"那找中國人來當副理,一定也很便宜很優秀囉?"他的副理當場臉色很難堪的閉嘴,整個午餐時間沒在屁那些五四三很奇怪,只要一說到我國的產業發展,總是會有人一定要扯到我們那個鄰國怎樣又怎樣拜託,人家如果發展得好,也是照顧自家人先,哪輪得到你們分杯羹?卡位又怎樣?等你沒利用價值了,要踢掉你換上自家人還不容易?而你如果製造也要送到別國,研發也要送去別國,自己完全不思上進不肯用功你又有什麼機會可以發展得好?等著鄰國的大爺施捨給你口飯吃?這,不知道是什麼心態了,驕傲自大固不可取,但是妄自菲薄一樣會害死自己我就說,信仰是一回事,真正需要經歷的現實又是另外一回事不努力光自怨自艾,只會變成台語所說的"撿角"
a2246011 wrote:我想起我朋友跟我說過...(恕刪) 幾乎所有的人都沒有什麼好的看法,如果只是談4年後的台灣.中國是世界上目前成長最快的地區. 這是無庸置疑的. 所以各方面人才也一直成長快速. 但始終一直缺整合人才. 也就是國際化人才. 這方面人才是必須長期培養. 不是短時間能養成.環境在改變,人也在改變. 台灣曾經是成長很快的國家. 如今因為政治因素而很像殘廢. 下一代也不是很爭氣. (我是與其它地區或國家的三十歲以下的相比)台灣出國的人不算少數. 但希望不是只有出國去玩. 也該學習國外的文化或技術. 這樣台灣才會有未來.台灣一定會缺國際化的人才. 從沒有國際觀的政客惹出的國際笑話. 還有所謂強調本土文化的情形來看. 台灣若回到像鎖國時代那樣. 則台灣到最後的國際人才可能只剩下..台庸.Brics中的任何一國一定有國際化的優勢. 台灣既是4小龍之末,也排不上金磚國. GDP差了香港一萬美金以上. 我們的未來已出現很大瓶頸. 若還是不知改進. 則離菲律賓不遠了.向下沈淪是不需要花力氣. 但往上發展的力氣是需要很大的. 加油吧. 我們這一代的台灣人.
目前台灣的問題在於勞工跟雇主之間的認知,工作份量上,也許已經很操了,但是雇主總是不夠不夠,希望再壓榨更多,付一個月薪水可能要做1.5人份的工作量...還有社會風氣問題,過渡奢侈,看到別人穿金載銀,所以敗家風氣興盛所以卡奴/高利貸問題產生....而中國目前優勢在於...他們願意爭取每一份我們眼中低薪的工作...但台灣現在很多在園區的人..抱的心態就是...我一直換工作...賭賭看...今年換到這間待個一兩年..會不會分到獎金/紅利/股票....等不到就在跳...一直換一直跳...
其實小弟我同意shihming大所說的因為這讓我想到之前一個來面試的新人一開口就馬上問我公司股價高不高、薪資待遇好不好的問題感覺好像是他在選公司而不是公司在選他其實在台灣什麼人才都有缺的只是你對工作的熱忱
BryanYen wrote:幾乎所有的人都沒有什...(恕刪) 通篇政治八股與鬥爭口號,看了就要打哈欠 不過讓我們看看其他國家的成功例子,卻往往是與這些東東背道而馳日本經濟成長最快的時候也是他們政治最亂的時候,南韓義大利更不用說我在美國的朋友有幾個是日本動漫迷日本動漫,就洽巧是日本最本土化(還是說,鎖國?)的東西創造了多少產值,更不用說讓全世界認識日本本土文化的附加價值當然囉,因為他們可以誠實做自己,不需要是假裝自己是其他人也不會有人動輒凶狠的謾罵他們是什麼鎖國還是什麼碗糕這樣子情況之下發揮日本本土的特色去創作,難怪成績斐然其他還有太多自相矛盾自打嘴巴的地方,考量版規與秩序因素就先打住不過有點倒是說得沒錯,把類似這整篇文章此類觀點當作顯學真理的下一代的確是不太爭氣對國際觀的認識也是膚淺,所以才會動輒隨著這些不太make sense的口號,偏見,迷思起舞戰後沉淪了快要六十年,應該是可以就此stop,學著遵循普世價值,拋棄口號與八股,相信可以走出更寬廣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