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篇醫病關係感文 from賴其萬教授


lily789 wrote:
是美國的醫生和保險公司的勾結


可以說明一下嗎?謝謝~


irwin8417 wrote:
屁股都還沒坐熱就叫我可以去拿藥了.


1. 也許病人太多,如果一個半天診掛了50個病患,總共看3個半小時,每一位病患只分到4.5分鐘,所以要在有限時間做出正確診斷,再怎麼有經驗也有壓力
2. 大部分病人看門診都不喜歡等
3. 如果是醫學中心就更可怕了,跟逛大賣場一樣,好多人
新進化論:適者不一定生存,不適者絕對淘汰!
QQ麻糬魔人 wrote:
可以說明一下嗎?謝謝...(恕刪)


澳洲也差不多..

我去看牙醫就是..

上次做了一個齒模澳幣380元!

之後最多只能拿回200澳幣.

但是後來醫生就是有辦法幫我拿回全額.

賴教授是了不起的人物 … 在學生時代就從他的文章中得到不少啟思

現在我當醫生了,體會到台灣醫療文化的特殊之處

我也試著用自己的熱情與耐心來改變某些病人喜歡拿藥的習慣

在台北市看診時,因為民眾醫療知識水準較高,多數人知道「藥即是毒」,反而在需用藥時要多花時間向病患解釋副作用及用藥之必要。病患也喜歡聽我解釋、衛教。

在台北縣及桃園,民眾普遍喜歡看病快、藥拿得多,花時間衛教反而吃力不討好。

所謂「入境隨俗」,要強迫台灣民眾接受國外那套 psychotherapy 的確有其困難

但若能以耐心、熱情來慢慢教化原本不正確的就醫觀念,讓民眾能得到醫療的好處(身、心上的ease),看到patient滿意的表情,就是醫師最大的安慰。

看病又快又好又準又便宜 … 雖然不容易,但已經是台灣醫療文化的特產了。

雖然還做不到賴教授那樣高深的醫療人文素養,但至少個人已經努力將這些重點融入看診的過程之中,而且得到不少正面的回饋。
歡迎參觀口木看盤室 http://rightgun.blogspot.com
問題是我們一般人如何才知道誰是有醫德的好醫生!
身邊太多案例讓我對醫生產生很大的懷疑
相信很多人也是因為這樣才四處求所謂的名醫
前幾年有親戚在國泰醫院開心藏手術
手術開到一半居然有人出來問家屬,健保有給付的部份已完成
接下來的部份不給付,要自費......那只好自費囉
結果有一條心導管(說甚麼可以二次使用幫我們省錢)因消毒不完全感染而c型肝炎
最後也不幸在這家醫院去世
這位醫生(兩代)還號稱是我們家族的家庭醫生
搞不好我的祖父母也是死於他的疏失之下
只不過小時候不懂,現在覺得不可思議,強烈拒絕我父親去那看病

問題是其他醫院有比較好嗎?
父親的友人在長庚看了兩年病,每星期二固定報到
我大哥是學中醫(尚未考上執照),有次幫他把脈
就建議他最好好好檢查肺部
結果檢查出來已是肺癌末期
沒幾個月就走了

最近母親的弟弟一年前因腿部無力也是到長庚求醫
治療了大半年不見起色
一個月前突然中風轉送台大
檢查結果是長期心瓣膜感染導致中風
靜脈治療一個月後成效不佳,日前再度中風,過世了

我不敢說每個醫生都沒醫德
但看醫生要四處奔走,求名醫,看運氣
尤其健保實施後更嚴重
掛名醫的號,早上四點起床排隊去
又有多少地方診所家庭醫師會主動轉診的
無言
「健康」 … 不是簡單可以得到的。

有養過車的人就知道:

一台車沒馴好、開車時又喜歡大腳油門、煞車、平常加不好的油、很久才換一次機油

這樣的車子,不過多久就會毛病百出了。

車子至少可以改裝、落引擎 …

但身體就不一樣了,平時沒保養好,生了病找醫師就不見得救得回來了

一旦沒救回來,反過頭去罵醫師沒醫德、A錢 …

這樣醫師真的就難為了,生老病死在天,很多老天爺事不可能由人來代理。

上面這些話主要是提醒大家對自己的身體健康要負起99%的責任

醫師只能醫病,不能醫命。

甚至多數的病都是不能醫的,只有少數的病是醫得好的 …

這些事實,多數人聽不到,就算聽到了也聽不懂,就算懂了也不相信,信了也做不到。

良醫何在? 其實最好的醫師就是自己 …

平時的起居、飲食、心情 … 都要規律、平實。

有錢買不到健康,健康不怕賺不了錢

熟輕熟重 … 知易行難啊!
irwin8417 wrote:
在台灣看病醫生的的效...(恕刪)


澳洲其實算是粉公平的.....因為牙醫不在醫療健保下面, 也不跟私人保險有直接的關係
(澳洲你有保私人保險, 他會有限定說你可以補給科牙幫你貼多少錢, charge多少
事牙醫控制的, 雖然私人保險也是會推薦你去看哪一些她們特定的牙醫可以回扣比較多
不過不能強制你....)

所以就有分貴的牙醫跟便宜的....看你希望的怎麼樣的服務外加怎麼樣的技巧
(找專科的, 跟找普通牙醫補牙價錢有差....普通牙醫跟普通牙醫之間補牙價錢也是有差)
所以到最後面是看你比較信任哪一位牙醫, 對他的解釋跟技巧有沒有信心.


美國的話有時候就是私人保險你飽哪一家, 你就會有指定的醫師....不然他就不會給你回扣
所以醫師跟私人保險公司關西非比尋常.........


澳洲家庭醫師的話, 其實她們主要的工作真的是過濾哪一些需要專科, 哪一些自己可以搞定
所以第一次去, 可能寫單子給你去抽血還是照x 光片.....第二次他在看檢查報告, 有需要的話
才會把你轉去專科醫生....當然病人會覺得麻煩, 因為要跑多次, 不過這樣倒是可以確保
資源不會白白的被浪費掉........


這是個人看法而已....價錢方面我覺得真的要看個人觀點.......雖然台灣有健保
粉多東西都不用自費, 不過也是會導致
1:病人比較不自我檢討 (反正醫生一定會醫我到好又不用摳摳.....)
2:導致有時候會過度醫療.......(病人有是沒有事情就會去拿藥)

自費的系統對病人負擔粉大, 不過病人因為需要自費所以會有比較高度的自我檢討
1:假如補牙貴的話, 病人會開始想說....我是否要改變我的習慣, 來預防蛀牙所以我就不
需要在話更多的錢.......
2:當藥不是免費的時候.....你除非真的需要你才會買, 不會屯一堆在家裡面.

個人看法老實說, 除了先天性或者是長期慢性疾病或者是殘廢者, 其他自費的話
是比較公平的........

雖然醫生也不過是一種職業
但其工作的神聖性,應該是百業之首吧
難道能因每天接觸生老病死而麻木
因職業倦怠而疏忽嘛

幾年前台北忠孝醫院那位家暴小妹妹被轉送台中一事絕非特例
但不僅事件過後醫德並沒有明顯改善
反到是那幾位醫生都沒事了

醫療疏失,醫醫相護,讓我對整個醫療環境抱持相當大的懷疑
我當然知道健康要靠自己
但一旦生了病,就醫治療時,也只有醫院有專門的儀器和專業的醫師能提供諮詢
我實在很不能認同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最後病因在別科而導致延誤治療的醫療疏失
(醫院跟本不把辦讀錯誤當醫療疏失,更不用說看錯科)
人家說醫者父母心
但我現在感受到的卻是利慾薰心

很同意Mytingo的說法

台灣,有醫德的醫生很少
大部份只想早點把事情作完,回家去,或是出去玩.

因為在台灣,唸名校的學生,功課好的學生
大部份都很了不起,瞧不起人
上網,上bbs 大罵老師,上課愛來不來.

加上現在大學錄取率90%
學生程度育越來越差
醫學院學生的程度也是越來越差
有些醫生也是什麼都不懂,有時隨便說個理由,隨便開個藥,
就把人打發了.


台灣大部分的人都被醫生訓練到很精了
看到情形不對,就換一家


lily789 wrote:
很同意Mytingo...
加上現在大學錄取率90%
學生程度育越來越差
醫學院學生的程度也是越來越差
有些醫生也是什麼都不懂,有時隨便說個理由,隨便開個藥,
就把人打發了.
(恕刪)

齁 講這樣
請拿起筆來算一算 就算百分百的大學錄取率 醫學系沒有加收學生 錄取率還是一樣低
如何導出醫學院學生的程度也是越來越差??

還有 隨便說個理由 不是那個醫生比較不懂 而是所有的醫生都不懂
人類對身體和疾病的瞭解真的太有限了
以前我都跟要出院的病人說: 現在的醫學 連感冒都醫不好了 你怎麼能期待醫生什麼都懂呢??
lily789 wrote:
很同意Mytingo...(恕刪)


哇, 看起來施主的怨念甚深, 連一般大學生也一起罵下去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