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因為路暢專案目前生意是雪上加霜!
先前有一些店家跑去跟政府抗議,
結果反而被威脅.

因為現在人開店做生意要遵守的政府規定太多了.
消防安檢,稅制,衛生等...
平常只要沒事大家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現在都成了被威脅的弱點.
基本上我是贊成路暢專案,但前提是相關配套措施做好.
至少市區內大眾運輸要完善,讓人民感受到我不開車也能夠輕鬆購物!
利之所在,民之所趨.-----這是為政者最基本的要求.
讓人民主動搭乘大眾運輸設備,減少開車,
而不是為了稅收短缺,粗糙的執行路暢專案.
例如
建立購物衛星停車場
可以憑消費發票抵減停車場費用,
在停車場和購物地點之間建立聯絡車,
設計可以讓民眾方便載運採購貨物的連絡車,不要像現在一樣提大包小包的趕公車,
東西多公車門還進不去,
晴天頂著大太陽等車,雨天勉力撐傘,回到家中辛辛苦苦挑選的東西已經被淋濕!
或是在停車場設置便捷提貨中心.
這些都是政府可以做的,而不是端出這一個沒有完整規劃的路暢專案.
中國人常出國考察只學到一半,
就如同 "1公分的輸贏"書上所說的
"我們與日本之間,差的只是這小小的「1公分」。但大多數的日本人,都能展現對這「1公分」的堅持,..."
台灣少數精英考上公務員之後就退化了,制定方略只會拿以前的資料照本宣科;
完全漠視民眾的心聲及今日民情,設身處地位人民著想.
就好像先前的路見不平專線,我真的懷疑全台灣幾百萬的公務員日常生活是不用使用道路的嗎??
有看過私人工廠告訴客戶我只負責生產不負責品管,產品有問題麻煩你跟我說嗎!
如此心態還能經營下去的組織大概只有政府吧!
打了這麼多希望沒有觸及到蔣大的底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