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步槍應該是二次大戰幫助美國打贏德國的利器


av8d2 wrote:
一把步槍改變了歷史....(恕刪)

所以套用相同的邏輯,美軍因為換裝了M16步槍才導致越戰的失敗
I come from the Republic of China,ROC Army AirBorne Paratroops 忠義驃悍 勇猛頑強
av8d2 wrote:
讓我想到日本漫畫家--川口開治的[沉默的艦隊]
一艘現代的巡洋艦..意外掉入時空隧道來到2戰.


更正一下,是『次元艦隊』才對。

不過這兩部作品我都覺得很棒。
a750828 wrote:
雙方交火時丟出空彈匣,讓德軍以為自己要換彈匣暴露自己的位置


那不叫彈匣(mag~)..

應該叫彈夾(英文好像是clip)會比較正確一點..


咆哮的惡魔 wrote:
那不叫彈匣(mag~...(恕刪)

好像都不是...維基上寫漏夾....
I come from the Republic of China,ROC Army AirBorne Paratroops 忠義驃悍 勇猛頑強
kilo0919 wrote:
一.希特勒狂妄的戰爭指導錯誤~直接導致戰略戰術上的用兵失誤不斷發生~最後兵敗柏林!

其實講老實話,就憑他一開戰就打到巴黎,讓英國遠征軍差點回不了家希特勒可能比我們都會打仗。
若是敦克爾克沒被戈林晃點二戰可能還有的打。

kilo0919 wrote:
二.被蘇聯龐大的戰略預備役部隊和龐大的重工業生產能量所拖垮!

這是靠美援,沒有美援跟東將軍北極熊大概早就投降了。

kilo0919 wrote:
三.納粹德國本身引以為傲的重工業和煉油設施~到了中後期絕大多數都毀於美英的戰略大轟炸!
戰爭機器無法運轉生產!

第三帝國在東線耗光了國力,喪失制空權後就只能被炸的天翻地覆。
Cannabis9478 wrote:
若是敦克爾克沒被戈林晃點二戰可能還有的打。

希特勒會聽信一頭會飛天的豬,智商跟白痴也沒啥兩樣了
I come from the Republic of China,ROC Army AirBorne Paratroops 忠義驃悍 勇猛頑強
個人認為,德國之所以輸掉

主要一點是 雙拳難敵四掌...


為了佔整個歐洲,右有俄國左有英美內有反抗軍

一整個被人數優勢給壓過去...
Cannabis9478 wrote:
這是靠美援,沒有美援跟東將軍北極熊大概早就投降了。


就算沒有美援及冬將軍,德軍還是不可能征服北極熊。

在41年12月氣溫降到負20至負50度前,紅軍己經從閃電戰的震憾中清醒。
紅軍從開戰初的大規模潰敗,轉而能發動局部反攻。
莫斯科週邊的戰鬥,奮戰的紅軍更是以消耗戰,阻緩了德軍的前進速度及加大了德軍的傷亡。
以及讓莫斯科爭取到了加強防禦工事的時間。
而德軍在兵臨莫斯科城下時,經過前六個月的戰鬥消耗,大部份德軍的戰車單位只有編裝三分之一的戰車了。
步兵單位也差不多只有一半到三份之一的員額了,根本是強努之末。
就算德軍能突破城外防禦工事進入莫斯科市區,也可能只是史達林格勒式的血腥消耗戰。
所以不管有沒有冬將軍,德軍當時的情況根本不可能拿下莫斯科。

而美國對蘇俄的援助,主要集中在物質(藥品、麵粉、奶油)及運輸工具(吉普車、載重車)。
武器方面的話,因為使用的不便,紅軍是用的是抱怨連連,所以比重一直不高。
例如:M3格蘭特戰車,紅軍叫它”七兄弟的墳墓”(也難怪,今天是T34和M3格蘭特你選那一台?瞎了都選T34)

沒有美援,因為糧食的缺乏,蘇俄需要工業中釋放出更多人力務農,以代替美援中的糧食。
藥品的缺乏,則可能造成紅軍傷亡可能還要再加重二到三成。
不過到戰爭結束,蘇俄還有上百萬沒有動員入伍的預備役人員,所以影響是有,但沒有決定性。

沒有美援中的運輸車輛,表示蘇俄重工業不能全力生產裝甲車輛。
必需撥出產能生產這一些對44年、45反攻中對後勤非常重要的運輸車輛。
產能轉移到運輸車輛,代表蘇俄無法達到戰爭中十萬輛戰車(自走炮)的產量了。
不過就算蘇俄產能減少到七萬輛,七萬輛的戰車力壓德軍裝甲部隊,我想還是可以的!
影響可能就是俄軍的大規模反攻可能比歷史上要晚一到二年了。

沒有美援,對北極熊的影響絕對是有,但還沒有到致命。




從漢人來了島上以後一切都變了,黑暗籠罩了我們的前途,從我小的時候,族中的長老就有一個疑問,我們該怎麼做?直到現在我還是不知道...

PSIR wrote:
二戰時期所有國家的步...(恕刪)

鬼老美帝靠這殺了不少人 還沾沾自喜
去年我們就已經證明了啦,男人啊!不用過40啦,基本上滿18就已經剩張嘴了
看這標題

我直接就想到是球大發的文

居然不是!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