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當你結婚宴客時,會一一核對所有人包了多少嗎?

其實沒辦法一概而論耶!
一般我都會包1600/2000 (無法出席/出席,一人), 3000 (全家出席, 兩大兩小,佔三個位置)
我的想法是, 朋友是一輩子的事, 何必為了捨不得幾百元的差價, 而造成朋友間一輩子的疙瘩. 包的太誇
張 (太少)搞不好還一直被當作茶餘飯後的笑話.

1200算是現在的基本價啦, 畢竟在北部的餐廳 , 一桌沒個6000元以上還真是上不了檯面. 再說現在結
婚的新人手頭應該都不寬裕(含金湯匙出生的例外), 贊助一點蜜月旅行基金也好啦!

而且如果你是長官, 包太少也不好意思吧!

禮金簿 ? 好像結完婚不久就不知道被我丟到哪去了!

eatpeanut wrote:

借此想問一下 各位社會閱歷豐富的前輩們
你們有吃過或遇過 完全不收紅包禮金 禮物 的喜酒嗎?


當然有,只不過是人家經濟狀況比較好且只請好友
說實在結婚本來就該開開心心的!
不過,有些人的行為難免讓人很難開心的起來!

案例一
包1600,家人來了3個再找5個朋友一起來,共8人,還跟我說座位做不下(誰知道1個人會帶7個人來)
會不會有點太過份啊!

案例二
他結婚我包2000(和女朋友2人一起去),我結婚他包 1200(他和老婆一起來,也是2人)
紅包沒有加沒關係,但也別回不夠................

案例三
他結婚我包2000,我結婚他有收到帖但人沒有來,而且連打電話來也沒有!
完全不理會你..................朋友我看也不用做了!


聲明一下,我可沒有亂炸,只有以前炸過我的,和好朋友而且還沒結婚的,我才發帖!
但也有感覺很開心的,到最後你就會知道什麼是好朋友!




樂卡皮革手作 http://lokajeff.blogspot.com/
小弟的做法可就省事了,半生不熟的人800-1000 人不到;一般朋友1600;知心朋友2000,

或許有人會問2000??好嗎!事實上我跟朋友們都說好了,今天你結婚,

單身的我包個3xxx以上給對方,對我根本沒差,(一人飽全家飽)改天我結婚,

當初要回的人,你想想,對方是有家庭的人,也許也有小孩子要養,也或許有房貸車貸,

這一筆數目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了,還要加一點包回去,

對於一般賺錢的人而言,說真的壓力不小,

紅包只是個心意,用不著四處去比較,誰包的多誰包的少,

包的多就代表這朋友是最知己的??

包的少的不就連朋友都快稱不上??

這是小弟的看法,正如以上大大說的,原本包紅包於早期台灣社會,像是個互助會的形式,

演變至今好像偏離原來的用意,比面子比行情,畢竟大多數的人都屬於勞動生產階級,大多數啦,

根本用不著打腫臉充胖子

我當初包多少,對方以後就回多少,不准加金額,今天我包的少,未來對方回包的,

也不至於造成對方的壓力

而結婚發帖也是個學問了,小弟也遇過不少亂發帖的人,我跟你根本不熟,發個炸彈給我,

對不起,小弟絕對人不到也不會包;有些久久沒連絡不好意思發帖的,都會說過來讓我請的,

小弟會評估,這朋友若值得"交陪",通常小弟會直接跟對方要帖子,讓對方好安排,

反之,與亂發帖的一樣......這幾點,小弟都跟知己的朋友說過,而且大家都很同意這樣做,

才不至於未來為了紅包的事,讓這些知己的朋友彼此有一種疙瘩,也給大大們一個參考摟
何須這麼計較呢!?
手頭緊的時候收到紅色炸彈是會讓人嘆氣的...
eatpeanut wrote:
借此想問一下 各位社...(恕刪)


有..
我的朋友他們家事做生意的..
那時他弟結婚
也是都不用包禮金的..
請生意上的伙伴/還有同學/好朋友來吃喜酒...
matika wrote:
我想的是, 不論包的多少, 也是對方的心意; 而這分心意你當真要用包的多少來衡量?

只可以說這是一個衡量的標準啦!!

matika wrote:
難道真會列個單子記下每位朋友包給我多少, 然後等到他
結婚時, 再依該金回禮嗎?

這是禮俗, 也是應該的. 根據對方包紅包的多寡, 至少回一樣的, 或是根據交情增加一點.

eatpeanut wrote:
我想以現今台灣的社會 辦個桌(前提是不要請太多桌) 了不起幾十萬
花的起的人 應該不少吧

A... 花不起的應該更多吧? 請大大手下留情......


我自己的案例:
結婚時候我跟我老婆的朋友才兩桌, 其他 30 多桌是我爸媽的朋友, 所以禮金的部分雖然是一起收, 但是我爸媽的朋友們包的歸他們, 我跟我老婆的朋友包的就歸我們的. 你說包得多寡無所謂, 但是也要有點 "人情世故" 吧?

案例一:
一個朋友帶一個伴來, 包一千二. 好啦, 不熟到這種程度, 我發帖子給十二個朋友, 都是覺得真的很好的朋友, 今天也沒有虧待大家, 在台北火車站前 Hilton 辦一桌一萬二, 包這樣能夠說什麼呢? 後來他結婚果然沒有發給我, 那我也就算了.

案例二:
一個死黨包給我一萬二, 說是他全家包的 (我跟他全家都熟), 可是只有他一個人出席, 他結婚的時候我人不在國內, 只好我爸媽出席, 我爸媽當然是回一萬二, 如果是我, 我會回一萬六. 因為真的是死黨, 所以我有回國聚會的時候多半我會搶著付賬. 另外一個死黨也是包六千. 如果哪一天他想不開要結婚, 我人有在國內, 我會包到八千.

我自己的標準是:
1. 根本不熟, 你發帖子給我我也不會去也不會包. 裝死. 曾經有一個同學, 畢業後第一次打電話來要拉保險, 第二次打電話來要炸我, 我會理他?
2. 認識, 不想去, 包一千二.
3. 認識, 出席虛應故事, 包一千六.
4. 認識, 小熟, 出席, 全部加起來含交通費三千塊打死. 上次一個學弟在高雄結婚, 我從台被殺下去, 包兩千四, 因為我要扣掉一點當車費
5. 認識, 熟, 出席包三千二到三千六.
6. 死黨, 六千塊以上.

在台灣的社會中, 禮金本來就是一個人情冷暖的試煉場, 很直接, 也很殘酷. 往好處想, 所謂的 "朋友" 到底 "朋友到哪裡", 一試就知道.



starhili wrote:
@喜宴禮金官方標準版......

相對的,參加喜宴的禮金要如何準備呢?
半生不熟、或根本就不熟,以及不打算出席的:勉強包個1000元意思意思吧。
三分熟的交情:就以1200元公定價搞定。
五分熟的交情:大約是可以一起吃飯逛街的夥伴,那就可以升級到1600元。另外,如果你還分到新娘的喜餅,那就不好再少於這個數字喔。
七分熟的交情:已經是可以交換一些心事、倒些垃圾的朋友了,短時間內也還會有密切聯絡的話,不漲到2000元就不好意思囉!
十分熟的交情:比一般同事、朋友還談的來,平日相交已有推心置腹感覺的話,奉獻個2600元應該是不會心疼的。
親密的姊妹淘、兄弟情:這種人生難得幾回有、熟透了的親密感,當然值得包到3600元來共襄盛舉,也心甘情願啦!
親姊妹、親兄弟:血濃於水、不容取代的手足情深,自然是從6000元以上起跳嘛!至於要再往上添到7200元、8000元、8800元、9600元、12000元……那就全憑各人本事了。

這個版本讚!! 印下來貼在佈告欄上
人生?大哉問!
我一個人去的話都是包1000
如果很多人的話
就看人數加上去
例如2個就2000
以此類推
自分で选んだ道だから 跪いても终点まで歩んで行かなきゃいけない!
starhili wrote:
都會紀錄在禮金本上當...

親姊妹、親兄弟:血濃於水、不容取代的手足情深,自然是從6000元以上起跳嘛!至於要再往上添到7200元、8000元、8800元、9600元、12000元……那就全憑各人本事了。
(恕刪)


親姐妹、兄弟…不是應該是家人,在會場幫忙的嗎?
一般來說是不用跟家人收紅包的
我記得我們親戚結婚都是這樣的
覺得這篇蠻有意思的
以後很有參考的價值
對了
難道不會依民生消費有點改變嗎
一直以來的行情都沒有變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