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票電子化,為何還要有紙本電子發票?
電子發票推動須全盤考量,為使營業人使用電子發票初期較為便利,並考量消費索取發票習慣,一時難以改變,且兼顧隱私權與索取多元化服務,紙本電子發票為推動電子發票過程中過渡產物。依試辦實務觀察,雖然紙本電子發票與電子發票暫時並行,惟已確實達到用紙量與營業人印紙減少的效益,與無紙化政策並無違背。
二、紙本電子發票之存在是否有違背電子發票「節能省碳」之環保目標?
電子發票目標之一就是無紙化,節能減碳一直為推行以來的宗旨。此政策的推動分三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為「適應期」,針對未使用載具索取電子發票的民眾,仍會提供紙本電子發票因應。第二階段「成長期」,透過多元載具的應用,整合越來越多的載具,預劃信用卡、金融卡、甚至手機號碼等,均將成為索取電子發票的載具之一,讓民眾索取電子發票更為便利,可大量減少紙本電子發票的需求。第三階段「成熟期」,待多數民眾漸漸習慣電子發票後,導入電子發票的營業人,將不再提供紙本電子發票,並預期全年電子發票量將會占總發票量的50%,落實環保愛地球的推動目標。因此,紙本電子發票為平衡數位落差與平衡發展之必要產物。
隨風浮雲 wrote:
認識紙本電子發票!
一、發票電子化,為何還要有紙本電子發票?
電子發票推動須全盤考量,為使營業人使用電子發票初期較為便利,並考量消費索取發票習慣,一時難以改變,且兼顧隱私權與索取多元化服務,紙本電子發票為推動電子發票過程中過渡產物。依試辦實務觀察,雖然紙本電子發票與電子發票暫時並行,惟已確實達到用紙量與營業人印紙減少的效益,與無紙化政策並無違背。
二、紙本電子發票之存在是否有違背電子發票「節能省碳」之環保目標?
電子發票目標之一就是無紙化,節能減碳一直為推行以來的宗旨。此政策的推動分三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為「適應期」,針對未使用載具索取電子發票的民眾,仍會提供紙本電子發票因應。第二階段「成長期」,透過多元載具的應用,整合越來越多的載具,預劃信用卡、金融卡、甚至手機號碼等,均將成為索取電子發票的載具之一,讓民眾索取電子發票更為便利,可大量減少紙本電子發票的需求。第三階段「成熟期」,待多數民眾漸漸習慣電子發票後,導入電子發票的營業人,將不再提供紙本電子發票,並預期全年電子發票量將會占總發票量的50%,落實環保愛地球的推動目標。因此,紙本電子發票為平衡數位落差與平衡發展之必要產物。
謝謝您的指導
但是樓上有其他大大說
如果沒有收據(消費明細)
就不知道消費多少金額
所以就算未來發票全面電子化(沒有發票)
還是會開紙本收據(再生紙)...嗎?
那意義又何在?
LINAMACAHO wrote:
謝謝您的指導但是樓上...(恕刪)
沒有什麼意義何在
不要被媒體操弄了
電子發票 並不是要達到無紙化 (或著說 這只是一個附加的終極目標)
電子發票主要還是電子化方便集中管理 跟 節省紙張(節省 不等於 無)
畢竟 "發票" 真正的用途是課稅
(對獎也算是附加的 吸引消費者索取發票 讓商家不能逃漏稅)
還有就是 收據比較小張 有額外印發票就比較大張
然後以往的發票就算印一行 還是會吐一整張完整的發票
但是現在的收據 妳買的東西少 他就小張
所以就節省指張這方面還是很有幫助的
至於無紙化 真的目前還言之過早...
台灣政府的E化效率太差了 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至少要能做到全民都有數位身分可以登入
那才有機會無紙化 因為大家到時後可以透過家用PC 或是便利商店的機器
查詢到所有的購物明細跟發票
กิิิิิิิิิิิิิิิิิิิิ ก้้้้้้้้้้้้้้้้้้้้ ก็็็็็็็็็็็็็็็็็็็็
Ailio wrote:
沒有什麼意義何在
不要被媒體操弄了
電子發票 並不是要達到無紙化 (或著說 這只是一個附加的終極目標)
電子發票主要還是電子化方便集中管理 跟 節省紙張(節省 不等於 無)
畢竟 "發票" 真正的用途是課稅
(對獎也算是附加的 吸引消費者索取發票 讓商家不能逃漏稅)還有就是 收據比較小張 有額外印發票就比較大張
然後以往的發票就算印一行 還是會吐一整張完整的發票
但是現在的收據 妳買的東西少 他就小張
所以就節省指張這方面還是很有幫助的
至於無紙化 真的目前還言之過早...
台灣政府的E化效率太差了 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至少要能做到全民都有數位身分可以登入
那才有機會無紙化 因為大家到時後可以透過家用PC 或是便利商店的機器
查詢到所有的購物明細跟發票
重點 就在紅字裡面 這就是我要的答案
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