糟糕 原本正想去看而已可是看諸位大大對它的劇情鋪陳好像不大滿意(^^"還是等二輪的好了)我覺得這部電影還是翻成"明天過後"的好因為title應該是想強調副標題~~你將在哪裡~~直接翻成後天 一點意境都沒有
我覺得很好,至少跟特洛依比起來,我朋友跟我說特洛依簡直是一場災難說,不過這部片子我覺得發人省思!但!就像我朋友說的!很多人看過,忘了就算,因為每個人都認為這件事不會發生在我身上,所以....如過要當笑話看的話!我覺得也沒問題因為這部片笑話真的很多
american wrote:小貓 wrote:發覺好像只有貓看過The Day After為了不和大眾潮流脫節... 但你推薦的這一部,我找好像台灣資料不期全不知道是你是你所講的這部Day After, The 恩,是這個沒錯,The Day After聽說當初台灣上映的時候片名叫做"浩劫後",貓是後來才在某個機緣下接觸到本片,本片是寫實風格,堪稱是所有核戰相關電影中,最為深刻而且不嘩眾取巧的電影.貓後來查了一個電影網站,宣稱該片在美國TV上撥放的時候,創下了有史以來收視最高紀錄呢.浩劫後的劇情鋪陳很簡單,完全照著在冷戰結束後才為人所知的冷戰時期美國戰略指導在走,應該可以這樣說,冷戰結束後,大家才發現該片跟事實的差距幾乎是0跟戰爭有關部份劇情的走向大致如下:美蘇關係緊張民眾預期戰爭危機所以跑到超商瘋狂搶購民生物資美國空中指揮機和B-52照例升空,準備萬一核戰爆發展開毀滅性的報復華約軍隊越過西柏林對北約部隊展開攻擊北約部隊被打的潰不成軍為了阻止華約的戰車部隊,北約只好使用戰術核武反擊蘇聯為了報復,所以對美國本土發射洲際彈道飛彈北美防空司令部的衛星偵測到蘇聯飛彈升空,國內發布防空警報,同時展開反擊美國義勇兵洲際彈道飛彈升空,雙方保證毀滅對方冷戰結束後才知道,美國的確是預計北約會被華約的戰車部隊很快打垮,也預計在華約部隊準備衝出西德的時候使用戰術核武來抵擋華約的裝甲大軍,美國也預期屆時蘇聯會以核武全面反擊,而美國的核武鐵三角也必然會報復回去,所以貓才說本片差點有機會成真,這片與其說是核戰幻想電影不如說是第三次世界大戰的教材呢很慶幸沒有成真
明天過後翻的還有點美感,翻成後天就有點...太過聰明了...;)如果純粹只想看場景和享受感官,這部片值得一看不過也別太期待導演在劇情或結構上有什麼深度或創見就是畢竟這還是典型的好萊塢電影放輕鬆點,還不錯看嚴肅以對,一樣是爛片一部
水昆兄 wrote:聽大家這麼一說 似乎這部片真的沒啥劇情同事還考慮要帶學生去看呢! 其實劇情結構簡單帶中小學生去看反倒還富教育與討論意義第一幕主角與副總統的論辯便直指美國拒絕在京都議定書簽字的功利心態值得一書.裡面提及的洋流與大氣理論雖不被專家們認同(普遍認為洋流不可能被阻斷),卻值得在觀後多花點時間瞭解溫室效應與聖嬰、反聖嬰現象.此外,讓下一代看看還有許多富理想性的行業可做,讓他們認識大氣科學或觀測員的職業與重要性.小弟認為比較不行的是導演處理這些議題的手法不那麼細緻,不過看看他過去幾部片,其實明天過後還算他個人的佳作之一.
ㄜ~~~~其實老頭看完蠻失望的大概只給60分吧劇情普普不說,我覺得特效所營造出來的場面一點都不震撼。像龍捲風肆虐紐約那一幕,應該是很刺激的,老頭卻覺得場面沒有拍出來那種感覺,比不上古老的電影~~龍捲風,龍捲風裡面把牛颳起那一幕以及車子衝進雙胞胎龍捲風裡還覺得震撼多了而洪水淹沒紐約也一樣,沒有很震撼的感覺,以前看過喬治克隆尼演的那部天搖地動,覺得那種驚濤駭浪的感覺比這部也刺激的多,尤其最後船成90度垂直往浪頭上爬,感覺比明天過後刺激的多老頭覺得這種片子就是看特效,但特效卻不如以前,就覺得很失望不論如何,最近拿到16張只要120元的電影票,可以看遍喜歡的電影,黑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