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ge9999 wrote:錯誤古時竹簡刻字寫字...(恕刪) 小弟覺得大大有理想看看現今要發個文電腦打一下就上去了有錯字也不知道或是事後才修正古人一定都先做草稿確定沒瑕疵才會書寫上去因為句句箴言可要花很多時間才能完成所以他們說的話到底是第一時間就紀錄還是之後經過很多修飾才紀錄這就不知道了
badsupper wrote:小弟覺得大大有理想看...(恕刪) 聽過"信口雌黃"嗎?雌黃就是古代的立可白,古代的紙不是純白的,寫錯字就塗上雌黃粉遮掩再重寫,至於竹簡的話就有點麻煩了,聽說是用小刀把寫錯的字刮除之後再重寫.不過修修改改總是不太好看,所以先打草稿應該也是必然的.
看不下去4650 wrote:我指的是先秦時期的文章。應該比較接近先秦口語吧?...(恕刪) 大概可以這樣子說,先秦的口語記載比較少見,因為士人不願記錄口語,再加上那時代記錄太多字很麻煩,所以就很少有文獻。不過,古時候的中國是封閉式的,除非戰亂,否則人口很少流動,從方言的研究,應該可以推論到中國中古時代的口語文化。目前以中國河洛語的研究比較多,從河洛地區的方言,應該可以整理出唐朝的口語文化,至於先秦的,是有點困難。
yrjack15 wrote:石室詩士施氏,嗜獅,誓食十獅。施氏時時適士視獅。十時,適十獅適市;是時,適施氏適市。氏適是十獅,恃矢勢,使是十獅逝世。氏拾是十獅屍,適石室。石室濕,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試食是十獅。食時,始識是十獅,實是石獅屍,試釋是事 還沒看完....只想給古人一枝中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