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apo13 wrote:
話說 中油在結束凍漲...(恕刪)
小弟很認真的回答樓主的問題
中油在凍漲之前有好幾週之採取減半調漲,
後來照中油說的一次漲足,是按照凍漲那週的油價和一次漲足的油價去計算
所以之前的減半調漲的前並沒有漲回來,所以現在降價才會有減半調降的問題
至於中油的浮動油價公式(個人覺得不合理)如下:
採用70%杜拜+30%布蘭特原油的漲跌做調整,然後中油只反應其漲跌的80%,什麼意思呢??
舉例如下:
如果上週原油價格經過計算為100美金,本週為110美金,則漲幅為:
(110-100)/100=0.1 ---> 10%
但中油反應漲幅的80%所以:
10% x 80% = 8%
這就表示中油漲幅為8%
這樣看,好像沒啥問題但是長時間下來...就會多出價差,舉例如下:
原油價格---------中油價格
100-----------------30
110-----------------30 x 1.08 = 32.4
100-----------------32.4 x (1-0.073) = 30.03
看出問題了嗎?
由100漲到110是漲10%
但是由110跌至100時是跌0.91%
所以當原油回到原價,中油就多了價格~這表示浮動油價一點都不公平,
用Excel算一下就會發現計算的期數越多,這錢就會差的越大,
這就是不公平所在~更不用提還有匯率問題,中油購油的真實價格......等
steven828 wrote:
中油和經濟部根本把人民當白痴
大家都知道石油是期貨,價格早在半年一年前就談好了,中間的漲跌都和期貨價格無關。
他也不是每天在買油,現在每週在那邊算漲跌根本沒意義,也沒必要。
更可笑的是,計價公式拿杜邦和布蘭特原油的價格來算,偏偏中油又不是跟他們買油,
就好像我問你花多少錢買黑松沙士,你跟我說可口可樂賣50。
你完全錯了,
石油長約主要約定的是你的提貨權,
也就是你在何時可以提多少的石油,
比如你在2012年每月可以提15~20萬桶石油,
然後提貨價格就以當時得市場現貨/期貨價格依合約公式得出。
提貨價格可能高於現貨,
那就提15萬桶+現貨買5萬桶回來用,
如果提貨價格可能低於現貨,
那就提20萬桶回來用,
固定價格的長約?
以能源貨物高低起伏不定的價格走勢,
不但買家怕買在高點,
賣家更怕賣在低點。

固定價格的長約造成買家重大損失的例子,
可以看看前幾年,
以高價簽訂原料長約的太陽能業者,
在太陽能原料價格大跌的今日,
無不賠到吐血。
人類中最卑鄙無恥的是,
權力擁有者和諂媚權貴者,
藏身安全場所歌詠戰爭,
用愛國心將無知者送往戰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