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鴉2636 wrote:大家來聊聊這樣的現象...(恕刪) 鐵道建設可以說是夕陽工業,也許等石油貴到老百姓再度買不起時再來考慮這個.你舉例清境農場很差,那跟阿里山火車有什麼差別,去玩的人那麼多,鐵路運輸又不夠用而且又費時間,還不能直接送達,旅遊途中又不能臨時變更行程,一家四口外出花費超過開車一倍以上,要是有小朋友小嬰兒,根本不會想出門,SUV這些年大賣就是因這需求.
dumby wrote:這是無解的話題台灣...(恕刪) 其實會讓我有所感受的是因為每當油價高漲政府官員要求我們多搭乘大眾運輸工具但是大眾運輸工具事實上並沒有這麼便利更誇張的是政府的公共建設竟然是跟政策如此的背道而馳而且是一蓋再蓋是不是該停下腳步重新檢討??再不然如此下去蓋再多的馬路也無法解決車流量的問題再者全台灣有哪一條近20年蓋的道路是有特色的???尼斯 wrote:鐵道建設可以說是夕陽...(恕刪) 我覺得台灣人很會修鐵道但是不會經營鐵道阿里山小火車就是一個活生生不會經營的結果當然可能受限於法規林務局只能賣賣車票而不能經營整座阿里山的營利事業我20年前要搭阿里山小火車班次少得可憐 一天就2班有錢還買不到票因為林務局不想、也不能營利所以才讓阿里山公路有機可乘年久失修的鐵道所有問題才一次給他浮現現在即使有票也沒幾個敢搭吧當然鐵道不能解決所有問題清境農場的例子如果真有一條鐵道通往清境當然不能取代所有汽車但對於不想開車又想好好欣賞沿途美景的人可以是一個選擇票價可以由市場決定而且也可以減少車流量至於臨時想到其他景點如果轉乘的交通網夠便利應該也不會是問題如果時間不允許下次再安排一次也可以呀站在地方政府的角度來看應該是希望遊客一來再來,而不是只來一次就不來吧
烏鴉2636 wrote:其實會讓我有所感受的...當然可能受限於法規林務局只能賣賣車票而不能經營整座阿里山的營利事業(恕刪) 阿里山國家風景區有法規在管,要不然被盜伐,種高麗菜,阿里山還是阿里山嗎?全台灣有哪一條近20年蓋的道路是有特色的???不說你分得清楚嗎?"北宜高速公路",去查資料看出現了什麼特別的.
尼斯 wrote:阿里山國家風景區有法規在管,要不然被盜伐,種高麗菜,阿里山還是阿里山嗎? 如果說林務局兼營阿里山的飯店、民宿以及餐飲呢???尼斯 wrote:"北宜高速公路",去查資料看出現了什麼特別的. 查過了有什麼特別的嗎???不就是一個雪山隧道??主體還不是鋼筋水泥,跟國道的其他隧道長得不都一樣??前後連接的高速公路跟其他道路也長得一樣呀,有特別融入當地景觀嗎???
一條長10公里長的鐵軌能同時容納幾列火車、共幾節車箱行駛?台灣鐵軌的密度已經很高了!烏鴉2636 wrote:一節車廂可以坐40人好了等於可以代替10輛自用車的流量一列火車如果有12節就等於取代了120輛車是不是可以大大減少車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