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怎麼辦啦 wrote:大家只看到68元我覺...(恕刪) 今天要譴責的重點在商人心態。許多人講它漲沒關係,反正我又不去吃。天真的以為不會產生連鎖效應嗎?如同中油漲價,成本說,台塑憑什麼跟著漲?有人當出頭鳥,商人當然想要跟著漲好賺更多錢。難保全台滷肉飯不會漲。所以根本不是成本不成本的問題,成本跌會降價不成?而是商人只想著賺更多錢,卻又不願給員工加薪。
9528 wrote:鬍鬚張只是比較倒楣被年代抓出來當釣魚的那塊餌而已 同意最近年代像失心瘋一樣猛報漲價新聞搞得全台灣人心惶惶我要是當老闆的看到這些新聞 自己都活不下去了當然也是想辦法偷斤減兩 能漲價就漲價做員工的想加薪當然更是沒理由
星巴克賣一杯咖啡可以賺多少鬍鬚張賣一碗滷肉飯可以賺多少王品牛排賣一份牛排可以賺多少蘋果賣一台iPad/iPhone,可以賺多少三星賣一台Galaxy S3,可以賺多少結果是...我們都不知道賺多少,但我們知道這些起碼有一半的價格是"名氣"要購買這些"名氣高"的商品,本來就要多付點代價要平價的就是"沒那麼有名氣"的...如吃路邊攤魯肉飯,一般的牛排館,飲料店賣的咖啡,大陸山寨平版/智慧機...等相對就平價很多...
ChenKen7 wrote:今天要譴責的重點在商人心態。....(以下恕刪) 64塊的滷肉飯能不能賺,應該是相當賺,不然路邊攤35塊的勢必做不下去,既然賺,為何還要漲4元?因為成本增加??水電器材原物料漲則應該所有品項適度調整,單單只調一品的價格,還可能是顧客最常點的一品!整個經營的心態很明顯,藉長銷項目帶領整體利潤增加~~商業經營手段本無可厚非,也無所謂對錯,但調整的時間點誤判則不可原諒。商品在市場是會有比價效應的,消費者接受68元的滷肉飯後,45塊錢的滷肉飯就會變得"感覺"上好像便宜多了,第一品牌快70元的滷肉飯都能賣,稍有名氣的賣55元則顯得理所當然,很快45元的滷肉飯就成為平均價格,那60元的便宜雞腿便當調整到75元以上顯然很合理,物價就這樣互相比較墊上去了。車價如此,房價如此,消費者大眾能不出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