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東西是在說什麼?

zola wrote:
再看了一些影片, 它...(恕刪)


離子風是k2說的,並不是我的話。就我個人而言,我不認為那是所謂離子風所造成的漂浮效果,離子如果可以造成這效果,那拿製作大靜電球的原理就可以讓物體在其中漂浮了,可是並不行。高壓電本容易造成離子效應,卻不能解釋說這就叫離子風,然後可以拿來當飛行動力,否則地球可視的極光現象中就可以看到一堆漂浮物了。

Biefeld-Brown Effect只是個被觀察到的現象,可以列出的正相關因子有:需要高壓電,需要非真空環境,飄浮結構物要能導電及輕密度。那漂浮物實驗製做真的超簡單,只是要小心安全。電流並不會消耗很小,這玩具製造很簡單,玩也很簡單,多玩幾次後,付電費帳單時你應該會有感覺。高壓整流器可以自製可以買現成的,你1樓貼的那影片裡頭的仁兄就是去ebay買的,是說那位先生若貼他的影片至某些geek社群網站,可能會被嘲笑:這種簡單玩意還要買喔?

至於你提那些問題我真的不知道怎回答,簡易的現象你可以輕易在家裡複製出,但就只能漂在那,往前往後都不行,你要不要先研究如何在不外加其他動力的情形讓那小玩意先學會前進後退先?這最基本的一點至少能做到,達成後再考慮怎去運用到飛行吧。若你只是很喜歡家裡有漂浮物的感覺,自製或乾脆買顆用電磁學製造出,諸如6樓貼的那產品,無論是電力功耗或是材料成本,應該是比較省。

空氣並不是絕緣體,所以閃電才能打死人。還有,地球本身就是個大電容。你4樓提及查到所說的是Biefeld-Brown Effect其中一派的說法,那個漂浮物當然也可視為電容,不是工業生產的標準電容仍然可以是電容。但那派說法我一樣也不以為然,那些號稱理論的說法拿來粗淺解釋給人聽可以,但仔細審視馬上就破功。還有,地球空氣的組成結構很複雜,地球大氣及其他已知星球氣體,有很大一個比例元素分類叫可燃氣體,在純度很高的可燃氣體中玩高壓電會產生壯觀的爆炸現像。

對科學現象感到有興趣做實驗值得鼓勵,但誠心建議多補充一點基礎科學知識,不然別人隨便唬扯很容易受騙。當然許多人不是刻意胡扯,只是知識不夠,對一些現象就胡亂解讀,在東方每每就是神奇的中醫加武俠,在西方就是一堆飛碟迷。

對科學的熱愛真正表現是埋首吸收知識及鑽研,如果連基礎知識都缺乏,只坐在那邊想說這個可以飛那個可以怎樣,光靠想像是不能製造出真正應用物的。

神奇的能源運用轉換其實每天都在我們眼皮前進行,叫光合作用,植物只靠吸收陽光就可以產生很可觀的能源轉換效率,現行的太陽能科技哪能比得上?更何況科學如果能夠複製植物這套機制,移植到人類身上,我們靠喝喝水曬曬太陽就可以飽了。錢是啥玩意?可以吃嗎?屆時人類哪還需要吃。是說要哪天真能做到,政客跟商人也大抵會千方百計設計出曬太陽需付費的機制,要不然就不能操控其他人了。

諸如若是能夠複製蜉蝣的能力,壁虎的吸力,鳥類奇妙的空氣駕馭能力,昆蟲的肌力,烏龜的新陳代謝力......,上述人類輕易毀滅物種的能力其實能移植任一項到個人身上,那人就是所謂的超人。許多人放著地球一大堆現成的未知知識領域不肯鑽研學習,整天只幻想要征服其他星球要太空旅行,宇宙對他們而言只成了意淫對象。但我指陳的無關批判太空科技發展,之前炒作得很兇的奈米科技最早運用理論其實是在天文物理。微觀與巨觀是科學家的基本態度。

特斯拉線圈你就不必提問了,那種科幻狂想我隨便舉例都可以舉得更有創意,還免費能源咧,能源本來就是免費的,是人類的經濟體系讓能源有償,太陽有發帳單給地球嗎?而且閃電地球一天到晚都在發生,那能量很可觀啊,免費又怎樣?人類現在就是沒辦法儲存那天賜的巨大電流。

耶~一下就破壞了太多人的科幻狂想樂趣不太好。即使我堅持做人要務實點,想想志玲美眉哪天會跑來追我就夠了。

p.s.:之前看漏一個問題需要回答的問題,補充回答。---它是使用高壓電隔空, 然後中間放置那個三角架, 即可升空是嗎? 答案:是的。
Siedler wrote:
離子風是k2說的,並...(恕刪)


http://stylite666.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651619
http://www.youtube.com/watch?v=5zn88_qSz04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2W_-W4ntgs&feature=related
http://www.youtube.com/watch?v=Y5c_m1hDg-w&feature=related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o-KZbZXqtE&feature=fvwrel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WocwLfJjoc&feature=related
http://www.youtube.com/watch?v=AODdQ7WgNdc&feature=related
http://www.youtube.com/watch?v=3ekQK1Lsuu8&feature=related
tony6609 wrote:
http://sty...(恕刪)


tony6609,討論串整串看完很困難嗎?如果你是飛碟迷,貼影片連結是有什麼用,弄架飛碟來瞧瞧先,至少讓人類知道到底是什麼運作原理。有本事你就針對我討論中哪一點沒有科學根據或爭議。難不成我貼堆偽科學鬼片鬼就真的存在。

Siedler wrote:
離子風是k2說的,並...(恕刪)


呵呵,

大大真是言之有物, 有別於閒聊區的嘴砲

看來懂蠻多東西的, 令人敬佩! (不過語氣好像以前的物理老師)



也許我的問題有點蝦

但我還真是想知道, 增加電容會增加消耗電流嗎?
zola wrote:
呵呵,大大真是言之有...(恕刪)


電容器就定義上而言,透過建立電場的方式達到貯存電能的物件。但在儲存電能的過程中,會因為電阻產生功耗,在這討論串的功耗中,最大的能量損耗在另個電阻物件,也就是空氣,也是Biefeld-Brown Effect這個實驗的耗電模式。你若將電路直接接到結構物上造成迴路就會比較省電,但就做不成這實驗,如果接到地上,那功耗又不同,因為電容就會變成兩個。

若只有固定那個漂浮器,單一電容就是它,電容不會改變,電流會不會增加要看你有沒有增加電壓。

無意失禮,但感覺你那物理老師會想把你抓回去重上電學耶。


Siedler wrote:
tony6609,討...(恕刪)


抱歉!只是跟妳們說此篇討論漂浮現象應該不是ufo漂浮原理!



tony6609 wrote:
抱歉!只是跟妳們說此...(恕刪)


用Biefeld-Brown Effect google一下圖片,連煞有介事的飛碟線路圖,結構圖設計圖等等都會跑出來。由於UFO迷派系很多,整體而言並沒有固定統一看法,所以我才說很多UFO迷相信,並非全部UFO迷。
zola wrote:
兩邊的高壓線怎麼接, 也看不太出來, 相關文章裡寫說高壓隔空, 可是空氣不是絶緣的嗎?...(恕刪)

上面有說了,小學生在玩四驅車繞馬達用的漆包線,
怎麼小學生懂的東西大人...

zola wrote:
若是將高壓電場, 移至三角架上, 使三角架一直產生離子風, 這樣是否就變成了航空器?...(恕刪)

別鬧了,連一顆水銀電池都載不動的向下推力,還想載高壓線圈跟倍壓整流電路飛起來.

Siedler wrote:
離子風是k2說的,並不是我的話。...(恕刪)

自己去Google一下Ion Wind Cooler or Cooling,
Intel還打算用離子風來作CPU跟晶片的冷卻.
還可以去Google一下Ion Fan or Ion Motor,一樣是玩離子風.

zola wrote:
...(恕刪)但我還真是想知道, 增加電容會增加消耗電流嗎?

整流二極體跟高壓電容組成的倍壓整流電路,是最簡易增加高壓電電壓的電路.
我已閱讀過並同意管管任意隨心情爽快擅自修改討論區規則或任意引用規則
k2 wrote:
自己去Google一下Ion Wind Cooler or Cooling,
Intel還打算用離子風來作CPU跟晶片的冷卻.
還可以去Google一下Ion Fan or Ion Motor,一樣是玩離子風...(恕刪)


你要不要先想想本討論串中你自己所提前後兩個離子風的差異啊。人吹粽子會降溫,那也是風,可以擴大解釋成:被電到吐出剩下最後一口氣,所以你第一個提到的所謂離子風就此成了靈魂升天的動力嗎?

還有,若使用漆包線是怕電線走火,無關那現像。

Siedler wrote:
你要不要先想想本討論串中你自己所提前後兩個離子風的差異啊。人吹粽子會降溫,那也是風,可以擴大解釋成:被電到吐出剩下最後一口氣,所以你第一個提到的所謂離子風就此成了靈魂升天的動力嗎?
還有,若使用漆包線是怕電線走火,無關那現像。

什麼"被電到吐出剩下最後一口氣","離子風就此成了靈魂升天"的鬼話完全看不懂,
更和科學討論無關.
使用漆包線就只因為重量輕跟容易取得,否則絕緣不算好的漆包線,
不適合用在高壓電路上.
我已閱讀過並同意管管任意隨心情爽快擅自修改討論區規則或任意引用規則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