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乎略了法規面以及其他的軟硬體的配合
廣告拍的不錯
台北市的飯店一家一家的蓋
可是其它的配套措施卻做的極少
甚至刻意忽略
這樣可以吸引到海外觀光客嗎?
以台灣的立地條件來說
從熱帶海洋到溫帶森林
狹小的島嶼上卻擁有著如此豐富多樣的風貌
且氣候溫和
不像溫帶或熱帶國家有著明顯的旅遊淡旺季之分
照理說應該很容易發展觀光業
可是相關的法令限制
讓台灣最美的海洋無法下水(出港管制)
讓台灣最美的高山無上親近(入山管制)
讓台灣最多樣的海岸線無法靠近(不是軍事管制,就是沿海工業區)
走到河川出海口,觸目所及的不是漁塭就是採砂場
空有全東南亞最發達的造船業
可是如果不申請漁民證
連個出海過夜都不行
歐美許多駕著遊艇環遊世界的旅行者
都會避開台灣
並不是因為政治動亂
也不是因為海象危險
而是因為無法申請入境
在政策上雖然有海洋立國的口號
可是真正落實在觀光業上的開放卻少之又少
連個藍色公路
也因為週邊交通配套措施不足
導致觀光人數大減
阿里山、日月潭、...
許多外藉人仕熟知的台灣風景區
來到那兒觸目所及的卻是殺雞取卵式的店家
攔車叫客、高價劣質的茶葉、粗製爛造千篇一律的藝品店
這些事情難道觀光局不知道嗎?
或許一些黑心商店依法是由管區警局或是消保會所管轄
可是發展各鄉鎮重點觀光策略
以及各項法令的解套
不是應該由觀光局來主導的嗎?
澳洲的形象廣告前一陣子在電視上不斷地播放
可是人家對於海岸以及大堡礁的保護做的多好
台灣空有福爾摩沙之名
可是卻任由無理的政客以及無知的商人任意地破壞這片淨土
如果今天只是要打開台灣的國際形象
那麼由外交部來做這件事就好了
如果今天要吸引的是商務旅客
那麼由外貿協會來負責就可以了
觀光局的官員要考慮的應該是更如何保護、發展、整合台灣的各種觀光資源
否則的話
縱使找小布希做觀光代言人也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