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行國內汽柴油浮動油價調整機制,係以70%杜拜+30%布蘭特的週均價(含匯率)變動幅度80%,作為國內汽柴油價格稅前價調整基準,且調漲與調降均使用同一計算公式。這公式有他的盲點,也就是有"可能"不合理的地方1. 牠捨棄了以一個基準值為基礎計算油價,而是"與前週的價格差異"做漲跌幅基準就是類似銀行利率中,"單利"跟"複利"的差異,簡單說,假設以國際油價週均價為100美元,匯率為30元為基準值(本金),基準值下的95每公升30元不管國際油價跟匯率怎樣變動,都是以當週的國際油價及匯率跟基準值比例如果現在國際油價為50,匯率為30,與基準值比較為[(50*30)/(100*30)]*30=15元如果現在國際油價為80,匯率為32,與基準值比較為[(80*32)/(100*30)]*30=25.6元如果現在國際油價為120,匯率為33,與基準值比較為[(120*33)/(100*30)]*30=39.6元以基準值來看,不管油價跟匯率怎樣波動,最終只要他回到100元&30,95就會回到30元但是,如果是以"與前週的價格差異"作漲跌幅,因為該漲跌幅常常除不盡,再加上95油價是必要四捨五入每次漲跌都四捨五入後,時間一久,當油價回到該基準值,95也不會是30元幾年後,因為複利的效益,就會被拿出來質疑了,像是國內95油價又到特定的價格,可是跟上次特定價格的時候國際油價又不同了2. 中油公式是以週均價漲跌幅為計算基準極端點來看,如果當週油價為 100 125 150 125 100,雖然又回到100元,可是以週均價來說是120,漲幅為(120-100)/100=漲20%但是,國際油價卻還是100,國內油價就要從30漲為36元連續兩三週都這樣搞,國內油價就連三漲了,可是國際油價卻沒有任何變動如果是以剛剛基準值(單利)的作法,雖然會被漲20%變成36元,可是,隔週又這樣玩一次,因為基準值沒變,頂多就是維持36元,不會變成36*1.2=43.2元了3. 中油搞不好會說,漲跌幅只有80%反應進去,這部份也很簡單,只要把基準值的30元分離為固定的20%6元,跟浮動的80%24元,則公式會變成如下:如果現在國際油價為50,匯率為30,與基準值比較為[(50*30)/(100*30)]*24+6=18元如果現在國際油價為80,匯率為32,與基準值比較為[(80*32)/(100*30)]*24+6=25.2元如果現在國際油價為120,匯率為33,與基準值比較為[(120*33)/(100*30)]*24+6=37.68元結論:中油是國營事業,理應該要儘量減少物價的波動幅度,但是牠不選擇淺顯易懂且波動幅度較小的"單利"方式計算油價,卻選擇數據複雜的"複利"計算公式,擷取利益以每週全台加油的公升數乘上因公式造成的不當利得不可謂不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