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清楚信用卡的定位就好了, 偶爾要買一些昂貴的東西,像是我們家過年期間電視壞掉了, 只能趕緊去大賣場買一台回家,不想捧著大筆現金走在路上, 而且大賣場刷卡跟付現是一樣的,就用信用卡刷一台回來了.個人的購買分類是1. 刷卡有無加%.A. 加% to 2.B. 不加% to 3.2. 加多少%.A. 2%以內, 金額高於1萬. (刷特定某家的無息分期卡)B. 2%以外. (現金)3. 金額多少.A. 高於6000. (刷特定某家的無息分期卡)B. 低於6000. (刷其他家的信用卡)(PS : 6000是自己設定的)對於自己來說, 信用卡的目的是不要帶太多現金在身上而已.
身上現金夠時(包括那當下金融卡可動用的金額都算)我會很直覺的問"那直接現金買,多少錢?"有時有很驚喜的價格,那個價差比起利息來,好非常多接下來講,那開三聯式發票,加多少%,如果是直接以上面當未稅價,直接加上5%那我又多賺大概3~4%的錢(這部份比較複雜,恕不解釋。)
我是個討厭分期付款的人...除非大額支付否則我一律結清!因為那就是個消費陷阱,我28歲才有人生第一張卡額度只有三萬,主要是拿來上餐廳吃飯、加油時使用(會有折扣優惠)使用看起來xx期,一期只要幾百塊到一兩千塊不等,好像繳的很輕鬆實際上,克制不住的人,最後就會落入現金流失衡的陷阱,一刷再刷最後繳不出來變成卡債現金才是王道,能具體衡量自身的支付能力,而信用卡只是會讓你誤以為自己很有錢最後成為銀行的奴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