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io2800 wrote:
跟據我之前的腎臟科醫師,林醫師教育後
我都不碰健康食品
這種參賽者變相兼任裁判的
中華民國現今狀況比比皆是...
很不幸這可能是世界潮流,不光是中華民國
台灣法律規定有許多地方都學美國
現在少數藥廠獨大一方,變成少數財團控制市場,又有能力遊說賄絡立法院(或美國國會),他們就懶得再做新研發,而往作弊與封鎖市場的方向走
作弊就是把審核流程愈搞愈寬鬆,廠商參與審核程度愈來愈高
封鎖市場就是專利審核愈來愈鬆,以至廠商所擁有的專利,作小改就可以繼續霸占市場下去,不用努力研發新藥,也不用從競爭中求進步。藥廠大家不熟,但現在手機廠常常雞毛蒜皮告來告去,正是這種風氣下的產品。
長此以往,結果就是看來很有學問的食品醫藥界,變成龐大吸血的社會寄生蟲
其實健康食品法,本來就是廠商作弊搞出來的可笑法律。天天吃的精煉純化的產品,審核反而比偶爾生病吃一周的藥品,寬鬆那麼多?這根本就是官商勾結下搞出來的作品,絕對不是為了百姓健康著想。
vul4 wrote:
健康食品管理法比較像是學日本的
美國根本不管什麼健康食品...
發言之前,先上網查查應該不難
食品政治:影響我們健康的食品行業,這本書很詳細介紹了美國健康食品法成立過程,台灣基本上就是照抄
美國對日本影響力也很大,所以可能不是台灣抄日本,而是日本也是抄美國的。不過日本的狀況我就不清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