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ovanniwu wrote:“還可以”錶示是中上...(恕刪) 這個解釋,在道理上是明白的,但在人情上不太通。也就是達理而不通情。中國人一般講厚道,所以為求賓主盡歡,作主人的自謙「對不起,沒甚麼好招待的」,作客人的則來一句:「哪裡哪裡,您的菜很豐盛,您太客氣了。」這是我們老一輩常見的禮尚往來。兩岸隔絕久了,有些詞彙的「分量」,真的弄不清輕重。但我所知道的:台灣的那一套,基本上還是傳統客套。
台北会社員 wrote:這個解釋,在道理上是...(恕刪) 這個可以設置一下場景,衹有賓主兩個人的情況下——主人做了三四個菜,作主人的自謙「對不起,沒甚麼好招待 的」,作客人的會說:還可以(還不錯)啊,您太客氣了。來這吃飯就給您很添麻煩了。主人做了一桌子菜,菜色豐富。作主人的自謙「對不起,沒甚麼好招待 的」,作客人的則來一句:「哪裡哪裡, 您的菜很豐盛,您太客氣了。」這種情況客人沒有考慮到主人的感受,衹是實話實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主客如果比較熟,或者說是主人也很理性的話,其實並無不妥。太過客套,一般情況是主客不是很熟悉。如果都是朋友而這麼客氣的話,對方會覺得你這個人太假惺惺了,把自己當外人。當然我是無意嘴炮這種小事,衹是向大家介紹一下大陸民眾的觀點和想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