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erkkk wrote:
買了保險一樣會生病,...(恕刪)
買保險跟你會不會生病死掉有什麼關係?
保險不是包你不會有危險,而是給你一個如果出了意外後的保障!
如果你突然沒有工作能力了......
如果家裡沒有錢辦理後事了.......
如果你是家裡的經濟支柱,家裡突然斷了收入來源了........
這些就是靠你的理賠金來做個保障!
你所轉移的風險在於,如果你真的突然的斷絕的收入的來源,可以讓你稍微有些錢可以用!只是這樣而已!
說真的,保險公司更不希望你出事,要是每個人都出事.......保險公司就等著倒店了!
得分後衛 wrote:
(恕刪)....以前大學聯誼的時候會先付一人50元的籤王基金
載到籤王的同學就可以拿走全部
以補償他一天的精神傷害,跟保險的精神差不多
這個主意不錯也!
什麼是保險
基本觀念是什麼
風險管理~~
主要是 風險評估 依評估結果 來決定以何種策略執行
風險評估 依照家庭背景 資產負債 健康狀況 經濟能力 未來遠景
...等等 納入要件.分析可能會面臨的風險 討論執行何種策略 降低可能的損失
風險管理,就是替自己做好風險的管理,
例如,財務風險、保障風險~~~~等等
意外無所不在,保險就是預防萬一風險來臨時,
將風險轉嫁給保險公司,
若意外住院,那些醫療費,還有看護費、病房費等等,
甚至薪水,都可因為保險來做補償。
像我自己本身也是因為出了車禍才意視到保險的重要性,
若我有保險,我所有的醫藥費等等,都可以申請保險。
還有也是以防因意外而造成無法工作,
給家人負擔,不止沒有收入,還必須支出。
所以可以從平常就替自己做準備。
保險除了保障之外,還提供了財務規劃,
像替自己退休金、子女教育基金、購屋計劃、旅行金等等
把小錢變大錢,用時間+複利,來自己致富。
買保險 只是策略之一
例如 一位身價10多億的大地主 有需要買保險嗎?
答案是 : 不需要 因為其資產 無論是 醫療 或退休 都不愁
可以選擇 風險自留 風險自留也是策略之一 因自身可承擔
例如: 一位家庭成員5個 經濟來源是從事鐵工月收入4萬多的父親
就需要 以保險來分擔風險 其中又以意外險種為主要
================
基本觀念
風險需要評估 以輕重緩急 經濟能力 損失頻率 損失大小
來作規劃 是否購買保險 應購買多少保額 保費費用
如何規劃使 保險商品 俱有 彈性調整 能隨狀況增加減少
或是 風險自留 或是將物件出售將風險疑慮去除 ....等
買保險 必要先 風險評估 評估後 不一定要買保險
Weberkkk wrote:
健保是一種社會福利,...,對個人而言是100%有保障....
....家人生病怎麼辦? 省下來的保費隨便付一下也很夠
對個人100%保障?我每年交的健保費1萬多,兩三年才看一次醫生,對我有什麼保障?
不就是萬一我生大病時,不至繳不出醫療費嗎?商業保險也是一樣啊。
如果家裡付得起,確實是不用保啊,郭台銘需不需要保險?
如果是他個人的醫療險,他不需要買,反正他付得起,但是他的廠房有沒有買保險?我相信絕對有。
就像我們的汽車,除了強制險外,很多人都會建議要加買責任險,
你也可以說,我開車都很小心,不用送錢給保險公司,但是萬一碰上了就知道,
你不撞人,人家來撞你;就算對方需付大部份的責任,你只要有一成責任就夠受了。
當然,你還可以選擇不買車,那就沒這麼多煩惱。
可是,你沒法選擇生什麼病...
Weberkkk wrote:
以個人立場來說,就是保險買下去穩輸,穩輸,絕對輸的意思
家人生病怎麼辦? 省下來的保費隨便付一下也很夠,還不用看人臉色,多好
台灣保險業名聲很爛,我承認。
但是你也不要無知到這種程度。
=================================
「省下來的保費隨便付一下也夠」
根本沒有這種事。
只要你真的「中獎」,保費繳一萬,公司賠200~300萬是正常情況。
為什麼你誤以為保險賠很少?
因為台灣保險業很喜歡打官司,只要有模糊地帶,一律不賠,等你來告。
甚至比較誇張,公司心知肚明自己一定輸,但就是耍賴。一定要等你告才賠。
第二個原因是,台灣智障真的很多。
例如說癌症險買了10份,但是合約寫明實支實付,「中獎」之後只能申請1家領錢,其他9家就浪費掉了。
或是說有買癌症險/醫療險,但是忘記買意外險。
所以被車撞不賠,爬樓梯摔倒不賠,洗澡滑倒不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