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韓 台灣年輕人須走出安樂窩


Bravo4freedom wrote:
https://tw...(恕刪)


都先檢討別人,不會檢討自己

標準的xy

自己身為政府單位高級長官,不思改革,只會放砲,有什麼用
怎不說說 上班打卡制下班責任制什麼時候要改 老闆是不是都願意有賺錢就分給員工而不是只會照顧股東
Aznsilvrboy wrote:
等台灣的老闆給年輕人的薪水跟韓國年輕人一樣多的時候再說。...(恕刪)

你顯然沒仔細看連結的那篇文章
那篇文章的重點是鼓勵年輕人從是創業或是到國外工作
尤其這對於薪水不高的年輕人來說更是一種翻身的機會
可惜現在的年輕人大都只想從事安穩的行業
所以鐵飯碗的公務員才會擠破頭
還有國際觀普遍不足導致很多人工作只侷限於在台灣
東南亞的外勞都知道因為自己國家的薪資水準差所以選擇遠離他鄉到其他國家工作
而很多的年輕人卻只會固守在台灣整天抱怨22k
dp2046 wrote:
你顯然沒仔細看連結的...(恕刪)

那就慢慢抱怨吧
反正有父母靠也不錯

鼓勵是好事,只怕年輕人聽不進去
說也是白說
該走出安樂窩的 是那群沒競爭力的老賊公務員吧

吃乾抹淨 還要打包帶走 福利超越全球

作事就推拖拉


台灣把公務員裁徹1/3  福利調整到與一般上班族差不多

光是每年省下的養米蟲費用 就好幾十億上百億

Bravo4freedom wrote:
用小學代數給它除以十...(恕刪)

你說的很對,但不知道還能說多久?
畢竟一個上升一個下降

不過映照標題,台灣年輕人企圖心不用除,恐怕用乘都差很多。

Bravo4freedom wrote:
國內博士失業率平均約5%...(恕刪)


我只想到少招收5%那不就可能100%就業了~哈
解決問題,不是補助博士就有用,要產學合一,多些到企業實行的機會,讓學生學以致用比較有意義
//解決問題,不是補助博士就有用,要產學合一,多些到企業實行的機會,讓學生學以致用比較有意義

有產業可去嗎~
電子產業都差不多了

大型傳產,都是黑心企業,資源全部握,也不需用到博士生
Bravo4freedom wrote:
抗韓 台灣年輕人須走出安樂窩

https://tw.news.yahoo.com/抗韓-台灣年輕人須走出安樂窩-215038774.html

這篇報導訪問了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長馬湘萍。
馬湘萍說,台灣的大學畢業生愈來愈沒有進取心,「這已經是文化了」。
馬湘萍不願見到這種趨勢,她要想辦法翻轉它。
她的父母當年希望她做老師,可是她選擇了另外的一條路;
她相信今天台灣很多年輕人和她一樣,要走出窠臼,追尋理想。

原來 當公務員跟當老師
兩者是非常非常不一樣的路呀~~~~~
啊...這不是重點

馬湘萍說,台灣的大學畢業生愈來愈沒有進取心,「這已經是文化了」。
馬湘萍不願見到這種趨勢,她要想辦法翻轉它。

難道如下作法可翻轉它

教部百萬補助 促博士接軌產業

國內博士失業率平均約5%,為提升博士競爭力和減少學用落差,因此教育部推動產業培育菁英計畫.....。

馬湘萍表示,每位博士生每年可獲補助20萬元,最多補助5年,相當於每人最高可獲百萬元補助;今年因為時程較趕......。

台灣的大學畢業生愈來愈沒有進取心,「這已經是文化了」。
大學畢業不夠好 請大家拚碩博士
博士失業率平均約只有5% 國家還是會繼續關照你的.....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目前只需要拿出辦法︰如何把 160 多所 普通大學 + 科技大學

在 出生率 1 點多 的情況下

安然 合併、調整為 不超過 50 所

即可 幫助 年輕人 走出安樂窩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