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比較前面的大學生,思考方向可能得稍微轉變一下,用募資的方式當然也可以但不是一個長遠的辦法,必須試著建立自己的產業或者說試著自己去建立高學歷財團,比喻也許很模糊不精準,但意思大概也就差不多是這樣了,因為學術缺與公職就那幾個名額,大學以上同學大部分還是會投入職場,投入職場的下場大家也應該明白,就那幾個情況,老闆說你會什麼,你值多少錢,你說你會這個那個,最後紙包不住火,技能還是比不過高職專科,於是談到後來通常都是22k一族,且前景很不看好,高學歷者自己要有心理準備,如果沒有往建立高學歷財團的目標前進,後續前途會蠻哀戚悲涼的,當大家開著雙B買房子上高級餐廳,自己可能買不起機車,租不起房,望著泡麵還覺得貴.
http://www.setn.com/m/News.aspx?newsid=81609今天看到朋友分享這則新聞,我也分享了。原來我們教育的台大生能製作如此精美的企劃書、網頁來為自己募款。如果能投入社會公益該多好啊?我們不是台大生,沒錢就公園跑跑步吧!爬山要募50萬,真的長知識了⋯⋯
meowmew5 wrote:相形之下,這群台灣...(恕刪) 這我也搞不懂為何你去爬山,要社會捐錢啊?你要去爬山,做有意義的事應該是..普遍清寒..而且好學,並提出清寒證明學校已補助多少,學生打工自付多少然後"尚缺"多少怎麼會我們要去爬山,什麼裝備都沒有,全部從0要別人捐呢?況且這25位裡面少說超過一半的同學的父母都是社會中高階地位人士要什麼錢呢??而且真的什麼都沒準備呢?你們連內褲都不帶嗎??光身子去學校,然後拿全新的衣裝包包水壺衛生紙??那如果不是,也會帶各自的裝備,那請問上列裝備是要幹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