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現在沒有學外語的環境...
年輕人在舒適圈裡,感受不到學外語的急迫性,
30~40年前台灣製造業/貿易業繁盛,
很多人需要與國外接洽生意,
那時就算不像現在網路什麼的那麼方便,
但是像我老爸還是天天清晨起來聽廣播英文,
聽完再去上班.
因為那個年代,外商駐台比現在多很多,
而且在中國開放之前, 在亞洲設據點除了新加坡/香港,就只有台灣.
現在一切都轉變了.

大家自己在路上逛,甚至看看世貿/南港展覽館的展,
老外比例年年下降.
就知道整個大環境已經不一樣了.


說真的,日本人不太有學英文的必要,
走遍全世界都有日本人在當地開分公司,開旅行社,開餐廳,開日本超市....
去銀行有日籍行員....當地旅遊or政府文書都有日文.

或許再過幾年...中文也會變成類似這樣的強勢語言...只不過大概是簡體中文.

至於在國內要學好英文...只能很拚很努力,
沒有誘因.... 連政府都沒有將英文列為官方語言,
因為在台灣光是官方語言就爭論不休了,根本無暇去管英文.
以至於政府文件英文錯誤百出,路標或是旅遊簡介也經常有離譜的錯誤.
Uber輸入介紹碼5120b搭車享優惠. https://www.uber.com/invite/5120b
明明是華人
卻整天擔心英語學不好
要學得快
移民去當老美最快
不會說
連上街買東西都難
保證一年就學起來了
真的很棒棒
想太多
你要說一些不三不四(文法簡單 可溝通) 老外聽得懂
學起來也很快

學不起來的原因:

先說次因吧
1.最機的還是本國人 聽到你說英文 不三不四 就會笑你 沒有水準 然後你就會開始注重有的沒的 太復雜 就學不起來

再說主因吧
2.最機的還是你自己 稍微學一下就想要去考檢定 然後你就會開始注重有的沒的 太復雜 就學不起來的

再說說不太重要的原因
3.大部分不分國別的(台灣的最嚴重) 英文老師 上課
花在補充 同意字 或是 類似單字的時間都比上 文法或是對話 久太多了
上課就是 英文老師: 今天要練習的是... 念了一下 喔喔喔 這個字 有很多類似的字
振筆疾書 寫完 就下課了
學生: 今天到底是上什??? 單字課???
太複雜 學不起來


這些事不能怪別人 自己不會念書 沒有有效率的學英文 哈哈 自我反省中



s110022 wrote:
印尼外勞學一年就都會說英文了.台灣國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學四年. 學了10年.

都不太會說了.教育出問題了嗎?

英文沒學好,教育沒啥問題。

但是會問這種問題,教育就真的有大問題了。






一個很簡單的回答:
『國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學四年. 學了10年』,請問你一天花多少時間練習英文?
1小時? 2小時? 3小時? 10小時?


foxrus wrote:
日本人跟韓國人學語...(恕刪)


你這個現象和事實不太符合耶! 韓國人我是不了解, 可是日本人英文不好是事實, 以亞洲托福排名, 大陸還贏過香港, 台灣, 韓國比台灣好, 日本最差, 以我去日本旅遊的經驗, 日本人英文真的不行, 用英文問路得到的反應很多是搖搖手快步離開, 我個人認為口音絕對不是語文程度的必要條件, 印度人英文口音超重, 可是印度人英文好是英語系國家普遍認可的, 小弟在一家美商公司, 每年會有一個全球性的研討會在總部舉行(全程用英文), 歐洲人是反應最熱絡的, 亞洲除了新加坡之外, 大陸可以聽到一些聲音, 日本幾近無聲(台灣也差不多), 我是覺得日本人或台灣人太怕犯文法上的錯誤, 所以不敢開口, 應該是教育的關係

AndyLAN999 wrote:
想太多你要說一些不...(恕刪)


學一堆用不到的文法,最後還是不知道人家在說什麼,文法簡單一點,慢慢的說,也不會怎樣。

很多臺灣人,包括我自己,都是受“話還不會說,就開始求快”的傳統,到最後真的要說話,反而什麼都說不出來...
Loompster wrote:
學一堆用不到的文法,最後還是不知道人家在說什麼,文法簡單一點,慢慢的說,也不會怎樣。
很多臺灣人,包括我自己,都是受“話還不會說,就開始求快”的傳統,到最後真的要說話,反而什麼都說不出來...


哈哈 很寫實

就像之前碰到一個日文老師說

大人學語文 最重要的是 學你 覺得最重要的 用得到的 旁支末節的 不要管

先會講再說

但是知易行難 每次 都會不小心學一些不重要的哈

共勉之
我覺得這跟環境沒太大關係,主要是自己有沒有認真。
我這輩子沒去過英語系國家,但在讀大學時就非常積極的去修英語課程,就連平日修課也盡量去挑英語授課的教授。平常有機會遇到外國人的話也會盡量去試著聊天。我的英文不敢說很流利,但我就是敢講。住在台灣要學習英文的機會其實不少。

台灣人對敢開口講英語的台灣人非常不友善…

就是有那種愛糾正,不然就是愛取笑別人語法或口音不標準,

才剛開始接觸外語,很容易就失去try & error的動力,
(一定會有人糾正要講 trial and error才是對的)


也難怪大部份的學生只會讀寫,開口的勇氣就這麼被磨掉了

tommycheng wrote:
台灣人對敢開口講英...(恕刪)


台灣人喜歡訂"標準"
所以學英文變得很制式,只有一種學法一種唸法一種寫法

光是一個「on」的唸法我就被不同的人"糾正"了好幾次發音
「o'clock」也是,最後搞得我完全不知道怎麼說話

直到工作需求不得不硬著頭皮跟阿逗啊溝通,久了我發現他們平時也沒那麼注意什麼文法
或者該說,沒那麼在乎在台灣從小所學的「標準」,當然重要的文件還是會有差別
跟阿逗啊啦滴賽久了,雖然還不到流利,單字也還是認識得沒幾個,但至少還能很快讓這些阿逗啊了解我的意思

我後來跟總是會糾正我「on」唸法的人說
難道我唸「啊」你就聽不懂我想表達的內容?
就像阿逗啊跟我說「Thank you」時我回他「No problem」他們也沒覺得這樣回不對或不好
我也聽過阿逗啊回我「Never mind」

語言的目的不就是為了要溝通嗎?
我總覺得台灣人學英文最大的問題是我們一開始就設了一個框框
然後規定只能在這個框框裡繞,各種文法公式,這樣背起來就對了…
學習語言變得很無趣,加上生活環境中能接觸到的英文內容極度的少,久了自然就越來越沒意願學習跟接觸
最後就…英文~GG 司密答…

PS.
最近最常回阿逗啊問好的一句話是...「shit happens」
然後他們通常會大笑然後用怪怪的腔說「命田悔庚豪」 = =...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