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mbrucechang wrote:我習慣不二價方式,
沒在美國生活過的我想請教一個問題:
看美國電影的時候常見買賣的場景,
A開價100,B只想出50,
然後A減10元,B加10元,
最後都是取得中間值成交,
這樣的方式在美國真的很常見嗎?
反觀在台灣的結果是,
A開價100,B只想出50,
然後A堅持100,B堅持50,
最後不是破局就是某一方投降!
感覺要買一件東西,標價就是最後定價對買方比較公平,
畢竟商品的最低價格賣方比較清楚,
即使買方討價還價技術再高,買方仍是被動方,
不二價方式買方可以直接依照價格、價值來判斷自己對該商品購買意願。
價格跟價值落差太大的東西,不會考慮用殺價去取得,
不想浪費雙方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