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ersd wrote:
是哦!?我是看網路...(恕刪)
https://zh.wikisource.org/wiki/%E4%B8%89%E5%9C%8B%E5%BF%97/%E5%8D%B701
太祖將迎天子,諸將或疑,荀彧、程昱勸之,乃遣曹洪將兵西迎
奉別屯梁。太祖遂至洛陽,衛京都,暹遁走。天子假太祖節鉞,錄尚書事 獻帝紀曰:又領司隸校尉
https://zh.wikisource.org/zh-hant/%E4%B8%89%E5%9C%8B%E5%BF%97/%E5%8D%B758
七年,權使鄱陽太守周魴譎魏大司馬曹休。休果舉眾入皖,乃召遜假黃鉞,為大都督,逆休。
陸機為遜銘曰:魏大司馬曹休侵我北鄙,乃假公黃鉞,
統御六師及中軍禁衛而攝行王事,主上執鞭,百司屈膝。
吳錄曰:假遜黃鉞,吳王親執鞭以見之。
如果只節鉞有出現過那樣的權力嗎?
kantinger wrote:
https://zh...(恕刪)
〈陸機為遜銘曰:魏大司馬曹休侵我北鄙,乃假公黃鉞,統御六師及中軍禁衛而攝行王事,主上執鞭,百司屈膝。
吳錄曰:假遜黃鉞,吳王親執鞭以見之。
如果只節鉞有出現過那樣的權力嗎?
還好呀?就如網路說的,假節鉞是“如朕親臨”,給的禮數比較大,但真正的兵權還是來自於他是大都督,不是嗎???
回到前面k兄提的:
kantinger wrote:
魏延如果有關羽的權利不早發兵子午谷打長安了
會被放著當犧牲打斷後嗎?
第一, “子午谷奇謀”的記載出於《魏略》,與本傳記載不同。由於《魏略》關於蜀漢事務的相關記載多與本傳不合,甚至被裴松之批評為「妄說」、「敵國傳聞之言」等,因此子午谷計本身的真實性令人懷疑,也就是這個奇謀可能根本不存在
第二,就算子午谷奇謀存在,它也是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被提出,但是魏延被授予假節,是在第三次北伐大敗郭淮才被授予的…第一次北伐那時魏延頂多是丞相司馬,算參謀長出點計謀當參考,被主帥否決也不算啥…
第三,就算蜀漢已經開始區分假節鉞、持節使、持節、假節的大小,那也只是有權不用上報,即可斬殺人的官位大小而已…假節鉞連持節官員都能殺…外加個如朕親臨的禮數…但是出征的總指揮還是另外給的…假節只是附加的,讓你作戰時能方便處分犯錯的人…不是拿了假節、 假節鉞就是拿了兵權與出兵亂打的權力…尤其是蜀漢…後期假節好幾個,但是還是要聽大將軍姜維的調度…前期諸葛亮北伐,當然聽諸葛亮的…
只能說關羽地位與管轄範圍特殊,權力真的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