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了1、2個禮拜,又回去彈隱形的翅膀,想加上左手的伴奏,於是開始學習和旋,配上電子琴的伴奏,練幾天覺得有進步,於是又產生新動力,花了好幾天才把和旋的轉換練到流暢,又花幾天把右手主旋律跟左手和旋配上,終於完成一首歌,很高興的彈了一遍又一遍,不過很快又冷掉了,為什麼呢?因為不是太好聽,努力練習完成一首歌當然很有成就感,但是最終的成品似乎不是太好聽,應該是伴奏的部分不太搭。
前幾天我開始思考要不要繼續練琴,也思考了一下自己學琴的終極目標究竟是什麼?我覺得這個很重要,我姐姐小時候學了超過10年的鋼琴,年輕時也在河合教過爵士鋼琴,但現在幾乎不碰琴了;我太太的妹妹小時候也學了5、6年的琴,現在也好久好久沒碰過琴了。這些引發我的思考,按部就班不斷的練習,最終到底是想達到什麼目標?那我現在的目標是什麼?
成人練琴跟小孩練琴的動機跟目標完全不同,小孩通常是被逼著去做,而成人是為了興趣,不過鋼琴這個東西就是需要不斷的練習,我很怕因為基礎打不好,或是打錯基礎,以後會練到瓶頸,但是又怕為了打好基礎而把練琴的興致都消磨光了。
這幾天我大概思考了一下,我想我練琴是為了彈出好聽的歌(音樂),像前面我彈的隱形的翅膀配電子琴的伴奏就不太好聽,讓我很失望(花了10幾天結果不夠好)。然而要有好聽的音樂,就先要有好聽的譜,電子琴的伴奏不行,我得自己彈左手伴奏才行,於是我去下載隱形的翅膀的鋼琴譜,鋼琴譜都是五線譜,於是我決定學習識譜。高音譜總是稍有基礎比較快,但是低音譜卻是截然不同,為了加強識譜,我去下載了手機的識譜軟體來練習,因為彈琴練識譜很快,但是效果卻很慢,為什麼呢?因為彈一兩遍就記起來了,看到譜會彈其實不是因為識譜,而是手指或是音符的記憶,而做出的反射動作。
講這些給樓主聽是分享練琴這2個月來的心得,就是學習動機是比較重要的,你想彈出什麼才能讓你持續的練習下去?反倒五線譜的學習是很容易的,就是記憶而已,多練習就會,就像小孩子背九九乘法表一樣,重要的是,會看五線譜之後呢?練琴最困難的是持續下去,我不敢說我下個月還在練,不過這兩天我練兩手合彈的隱形的翅膀有找到新的樂趣,不是音樂本身的,而是彈奏時雙手在琴鍵上的律動,這是彈電子琴按和旋體會不出來的,光這個雙手律動的融入感,就讓我一遍又一遍的練習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