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ap City wrote:
公司幾位工讀生手機...(恕刪)


買愛瘋算是最便宜的吧!!我公司同事都三十出頭,常常這禮拜抱怨說薪水好低買不起房,下禮拜卻說要跟女朋友去歐洲玩十天,所以樓主你覺得買愛瘋而以有差嗎??!!自己的生活自己過,管別人那麼多幹嘛,更何況別人買愛瘋或是去歐洲玩,又不是花到樓主的錢對吧!!
現在就連花錢消費活絡市場都是一種罪過了
年輕人真難當
這是價值觀不同的問題,沒什麼錯與對.

個人觀點: 其實台灣的經濟停滯不前,
政府有責任, 政客有責任, 其實大家也都有責任.
撇開政治因素不談.

傳統華人觀念就是: 有錢就存下來! 沒事不要亂花錢, 花錢=浪費=敗家.
這種觀念在農業社會或許行得通,反正多半自己自足.
但是在現今, 不花錢=沒有金流=市場不會活絡=市場會更停滯=經濟會更差.

你以為西方人不懂 新年,情人節,聖誕節...這些長期以來都有商人炒作的成分?!
但是人家很樂於買禮物送親友,買禮物犒賞自己,
更別提很多人領周薪,每到發薪日商場都延長營業時間促銷.
當消費的多,市場一活絡,久了其實大家也比較能賺到錢.

再回來看Apple手機 Starbucks,
沒錯...講好聽一點,這些東西賣的都是"服務",而不是"產品",
其中有很大的成本用在品牌形象營造與服務.
iPhone的成本每次要出來就有國外拆解分析, Starbucks咖啡一杯成本多少錢大家應該也都有概念.
但是請看看邊際效應吧, iPhone銷量好,周邊商品有認證的梅認證的地攤賣的一堆,可以養活多少人?!
Starbucks啊~ 硬要算隨便買2杯那堤大概都可以買包咖啡豆在家泡半年了,
但是Starbucks養了多少員工?! 更別提它帶動的風潮讓台灣大街小巷充滿各種等級的咖啡館,
從連鎖機器泡到獨立手沖小咖啡館,更別提連便利商店與超市都開賣咖啡... 這邊際效應是很恐怖的.

花錢犒賞自己也好,投資也罷...只要自己控管得當,不要影響正常生活, Why Not?!
Uber輸入介紹碼5120b搭車享優惠. https://www.uber.com/invite/5120b

sandy max wrote:
現在就連花錢消費活...(恕刪)


我也覺得這年頭管太多的人是不是太多!!別人買愛瘋不想買房也不行,樓主買房,別人不想買房卻買愛瘋,這樣也不行,把自己管好就好了吧!!管那麼多做啥,別人怎麼花都是別人的錢!!

Hans Cheng wrote:
這是價值觀不同的問題,沒什麼錯與對.

個人觀點: 其實台灣的經濟停滯不前,
政府有責任, 政客有責任, 其實大家也都有責任.
撇開政治因素不談.

傳統華人觀念就是: 有錢就存下來! 沒事不要亂花錢, 花錢=浪費=敗家.
這種觀念在農業社會或許行得通,反正多半自己自足.
但是在現今, 不花錢=沒有金流=市場不會活絡=市場會更停滯=經濟會更差.

你以為西方人不懂 新年,情人節,聖誕節...這些長期以來都有商人炒作的成分?!
但是人家很樂於買禮物送親友,買禮物犒賞自己,
更別提很多人領周薪,每到發薪日商場都延長營業時間促銷.
當消費的多,市場一活絡,久了其實大家也比較能賺到錢.

再回來看Apple手機 Starbucks,
沒錯...講好聽一點,這些東西賣的都是"服務",而不是"產品",
其中有很大的成本用在品牌形象營造與服務.
iPhone的成本每次要出來就有國外拆解分析, Starbucks咖啡一杯成本多少錢大家應該也都有概念.
但是請看看邊際效應吧, iPhone銷量好,周邊商品有認證的梅認證的地攤賣的一堆,可以養活多少人?!
Starbucks啊~ 硬要算隨便買2杯那堤大概都可以買包咖啡豆在家泡半年了,
但是Starbucks養了多少員工?! 更別提它帶動的風潮讓台灣大街小巷充滿各種等級的咖啡館,
從連鎖機器泡到獨立手沖小咖啡館,更別提連便利商店與超市都開賣咖啡... 這邊際效應是很恐怖的.

花錢犒賞自己也好,投資也罷...只要自己控管得當,不要影響正常生活, Why Not?!

問題是,多花錢=有金流=市場活絡=到處投資會更多=經濟會更好 也不見生活環境更好啊?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哪有姑娘不戴花 wrote:
手上只有一杯白開水的...(恕刪)



賣假!!


你也拿IPHONE,上次你跟我說 你女兒用IPHONE打爆你兒子的頭厚


所以你IPHONE有送修嗎?

Crap City wrote:
公司幾位工讀生手機...(恕刪)


年輕人如果薪水低, 繳不多少稅, 老人繳的稅還比較多, 誰養誰呢?
fabulous2600 wrote:
我也覺得這年頭管太多的人是不是太多!!別人買愛瘋不想買房也不行,樓主買房,別人不想買房卻買愛瘋,這樣也不行,把自己管好就好了吧!!管那麼多做啥,別人怎麼花都是別人的錢!!...(恕刪)

當初好像有些人過度消費膨脹信用
最後搞出全世界的次級房貸問題

別人怎麼花錢當然是他的自由
但討論這現象的社會影響不為過吧
鼎 鑊 甘 如 飴 求 之 不 可 得
星巴克不是什麼高級享受, 而是一般消費.
iPhone也是消費性電子產品, 不是奢侈品.

Gugugu wrote:
當初好像有些人過度...(恕刪)


當時美國人就是擴大信用,沒錢買房就貸款九成或是全貸,最後繳不出來,害的房子全回收拍賣也賣不出,銀行倒了一堆,反而台灣人比較保守,只敢買愛瘋,這不就是量力而為嗎!!搞不懂樓主還在酸什麼!!為何沒錢買房,去買愛瘋也要被酸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