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手賤的黑手,自己修看回復程度。比方滑鼠,換了高級 switch 用起來就比原廠的還爽。還有硬碟外接盒溫度過高的問題,原本 70度,修完變成 40度,一顆電容 + 一個風扇而已,倒是挖洞挖了半天,醜到暴,深怕摯愛的低巢無預警罷工。當然也有東西拆了裝不回去就丟的。不過我發現一件事情,現在的電子產品不知道是設計瑕疵還是故意,之前租屋的冷氣一年剛過保就壞掉,自己開開關關的,電路板看很像少一棵防止電壓回灌的零件(1nt不到的成本),當然會灌壞,結果師父要收房東電源控制板的錢 2000NT,工費打折,我下去跟師父凹,產品設計不良挖洞給消費者跳,最後都不收,絕對有其他例子我問他,結果他打太極拳。幫房東省錢,房東也沒有現今回饋。後來才知道他原本要賴再我頭上。我拆一些東西發現就是,電子產的設計造型為最優先考量,品質次次之,最高指導原則是過保壞,很扯的一種趨勢。讓愛護地球變成一種困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