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否接受佛教的理論[今生命壞都是.........................報應啊]!????

水云 wrote:
悉達多有沒有改他自己(恕刪)


所以密勒日巴有一位弟子,本來是獵人,
聽了密勒日巴說的道哩,說要跟著出家,
只是要先回家說一下,
密勒日巴說,你一回去就不用出家了,
放不下。
現在放不下,以後也放不下,
獵人聽了覺得有道哩,當下就放下外緣,出家了。
至於能這樣的,當然都是有宿世因緣的,就像六祖說在場聽經的,
都是累世因緣,那緣淺的呢,
壇經說不入禪門,連跟別人講解壇經都不如法的喔。

好,
那我們回頭來看悉達多,
在還沒有證到宿命通之前,看到因生老病死而出家,
等證到宿命通之後,悉達多是怎麼說的呢?
他自己要覺悟,是歷經3大劫的時間修行喔,
不是只有這一世20幾年而以喔,
這一世覺悟就像畢業典禮那樣而以喔。
所以要看成就者成就之後說什麼,
隔壁樓昨天才一位網友,引述六祖悟道前說的話,
六祖悟道後教人怎麼修的方法,都不提及。

悉達多覺悟後,當然功力更高,歸納的方法應該比覺悟前的看法更適合修行,
有心學佛者要優先參考才是。
地球上 就是被這兩個最OOXX的宗教給霸佔


三千年前


如果有一名純陽之身的統一武林


沒後來的釋迦,耶輸出現‧‧‧


如今或許地球早就真正和平


人人純陽之體


不必去聽信什麼前世今生的鬼話


不必被那些死基督徒的給誆去鬼教會 導致今生全玩完!
我大膽說


只要前世行關於說法的善夠多 今世只要肯下苦功專注到底 都能成3果4果

釋迦牟尼因為本身帶有啟發者 所以必須前幾世行極巨大的善 但千萬劫根本不需的 因為他也是阿羅漢

難道莊子 老子 孔子 都需要修千萬劫?

成佛只是弟子自認他世上最高
我比較傾向於靈魂來學習.體會 與 嘗試各種不同的角色與際遇


用報應說太沉重

不然,各位可以去找那些饑荒.正面臨餓死的孩子的影片

非洲那些一出生就等著餓死的嬰兒,他們是幹了多大的惡事?需要受到如此殘酷的懲罰?

我們找不到解答,只好把問題推給過去世

問題是誰看的到過去世?而那些自稱悟道.看的到的人,誰來證明他們悟道?真的看到?而且看到的是真還是妄?


佛法可以不忍見其死.不忍食其肉.而放過雞鴨魚一馬茹素

那為何又殘酷的讓這些孩子活活餓死.下地獄?對畜生比對人還好,這時慈悲又到哪去了?
路跑一哥 wrote:
我比較傾向於靈魂來學(恕刪)


佳舞芬
為什麼悉達多開悟前只能列為參考呢?
我們來看一下悉達多出家後怎麼修的。

如同孔子曾問道於老子一樣,釋迦牟尼在悟道成佛之前,也曾向當時幾位苦行沙門中的大成就者學習,拜他們為師。這些仙人因其厭離塵世,尋求解脫之道而入娑羅林、屍陀林。以苦行、瑜伽、禪定、持咒、拙火定入三摩地,修得五通,即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為五通仙人。

阿羅藍仙人,又作阿囉拏迦羅摩、阿藍迦藍、阿羅邏、阿藍、羅迦藍、迦羅摩、迦蘭、伽藍、阿蘭。意譯作自誕、懈怠之意。為釋尊初出王宮時,最先問道的外道仙人,系印度毗舍離城人(一說王舍城附近之人)。與郁陀羅伽仙人並稱於世。為數論派學者,於當時六師外道中頗負盛名。欲斷除生死之根本而出家持戒,行謙卑忍辱,據說他已經能進入無所有處定,與神我合一。他教導釋迦牟尼,如何以瑜伽進入無所有處定。但是釋尊不滿足其說,認為並不究竟,數月後又辭謝他去尋訪郁陀羅伽仙人。

又名郁頭藍弗、郁陀伽、優陀羅羅摩子、郁陀羅羅摩子、嗢達洛迦。釋尊出家後,先隨阿羅藍仙受教。後至王舍城,拜郁陀羅伽仙人為師,並證得『非想非非想定』之最高境界。然釋尊仍不滿足,乃辭別離去。隨後終於在菩提樹下證得無上正等正覺。成佛後,釋尊有意度化阿羅藍仙人和郁陀羅伽仙人,可惜二人俱已辭世。

又稱婆伽婆仙、婆伽仙、跋伽仙。意譯作無不達。為毗舍離國苦行林之仙人。釋尊出家後,直往其處問道,因以著名。其學說不詳。據《過去現在因果經》卷二載,此仙人與其他修行諸仙,皆修苦行,求生於天,披草、樹皮遮體,食花果,或絕食冥想,自殘身體。為苦行外道。其他事跡不詳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46kzrqx.html
後來又6年苦行,
每天只吃一個芝麻,
餓得皮包骨,還是沒覺醒,
後來覺得這不是道,
下山看到牧羊女,跟她要了羊奶和食物,吃了之後,
跑去樹下打坐,才悟道。
悉達多悟道後,說沒必要的苦行,不用去做。
但是,
悉達多說人天福報是能聽受他說佛法的基本要件,
聽了佛法,要去找僻靜的地方,仔細思考,理解。
要知道輪迴,要不行十惡,
要離欲,當離欲的心境能長時間保持,
才能往下修。

不要去走冤枉路,
要聽悉達多證悟後說的話,
開始修心,修止,修觀,修定。
那些才讓自己不用走悉達多走過冤枉路,
這才是悉達多希望的。
路跑一哥 wrote:
際遇



也不會有極大量靈魂想體驗飢民際遇吧


所以也有問題
悉達多放下王子地位,
出家修行,
悟道後說不能說謊,
所以他說的事都是事實,
他也沒必要騙人,
每天過著日中一食的生活,
這一食也是去乞討7家,討不到就回住處喝水睡覺。
不會討第8家。
這種生活,他騙人因果輪迴有什麼用處?
min9821 wrote:
因果輪迴

因果輪迴 佛教前就有 不需騙
沒人騙。
而且因果,不是悉達多開始說的,
維基說:業作爲自然哲學概念[6],起源難以追溯,最早可以被追溯到吠陀宗教時期(約在公元前1500年至前500年間)。

印度教業力觀
主條目:業報 (印度教)
印度教認為,業力是非個人及形而上的法則,人神也沒有改變這個法則的能力,而業力也不是懲罰或獎賞,只是自然的法則。業力觀是構成印度教理想主義中的主要部份,印度教中,業力是解釋邪惡問題的主要方向,而和佛教及耆那教不同,印度教中的神對於業力有特定角色。

外道修定都能看到因果實像,因果不是佛教比丘專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