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 ciprino wrote:那你就學注音符號啊不(恕刪) 清朝末年,自1892年起出现汉语发音教育的革命,许多知识分子研拟汉字的拼音符号系统,史称“切音字运动”,此运动出现许多套改造汉字的方案。其中,章太炎的“纽文”与“韵文”方案后来成为注音符号的前身。章太炎在1906年6月之后,第3次避难日本,他成为当时日本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的主编。在1908年6月10日出版的《民报》第21号,刊登章太炎的〈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一文,文中发表他创造的36个“纽文”,22个“韵文”,是为今日注音符号的前身。因为当时的中国汉字仍是用二千年以来的“反切”方法,用汉字为汉字注音,相当不便。章太炎模仿日语假名文字,以“简化偏旁”的办法,利用汉字小篆的结构,创造一套记音字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