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台灣的大學生未來的優勢在哪裡?

gameryf wrote:
说实话,真正改变时代...(恕刪)


同意你的想法,

有沒有競爭力或優勢. 我還是覺得看自己.

小弟我快32了. 只有做過一份有勞保的工作. 沒有國立的學歷.
也沒有任何的証照,

但經歷算是不簡單, 現在的收入也是足夠用的了...每月一次出國是基本的.

但只想說.

學歷或許是你要進入一個公司或組織的方法.
但絕對不是唯一的.

自身的想法及看法,能力,有沒有價值才是真的吧.
-----
不過樓主的想法我也有些想法.
就是到底要國際化還是本土化
其實也是看做法的.

在台灣不見得不好, 在國外也不見得不好.
先有世界觀.
再來看看我們所在的台灣.

那你想要有什麼優勢...."立馬"就能知道的
嘴砲能力一級棒...............
一個積功德有福報的事業,就算我們通通沒有賺到錢好了,我們沒有月入百萬好了,難道我們台灣人民不需要健康嗎
該怎麼說呢
在下就是各位大大口裡不成材的大學生
可是像在我們學校也是有很多認真的人啊
一個學期最輕鬆的時候通常只有剛開學的一個禮拜
接下來就是永無止盡的報告和考試
遊戲當然也是會玩
01也是會上
可是不至於到沉迷
還是有很多人很用功的
真的覺得在大學有學到東西
面對未來各國的競爭同學間也會聊到
其實我們還是有自覺的
前面有大大提到報告互相抄
我承認物理化學實驗的預報和結報的確有人會傳來傳去"參考"
不過如果真的不自己念過
那實驗課考試會死很慘
至於其他報告互抄那根本是找死的行為
中文造詣
我們學校不管理組文組都要上中文系教授上的中文課~這是必修
七個核心通識裡有一個就是中文系的課
雖然不敢說已經夠好
但至少能應付得過去
...

或許小妹所言不值一哂
可是還是希望各位大大手下留情
不要再一直用月經文批評台灣大學生
或許我們真的不夠好
但請相信現在大學生也是有在努力的
just my two cents worth:

小弟曾在台商与现在外商公司服务,有幸於近五年中有机会与大陆的同事一起工作,协调合作几个专案。个人认为大陆的朋友进步十分快速,过去普遍认知的「台湾人较有国际观」的刻板印象现在逐渐改变,透过无远弗届的网路,两岸的差距仅剩「薪资」了(我相信不久应该就会一样了)。

台湾的大学毕业生,普遍来说:「过於安逸,缺少磨练,对於问题的思考与处理,缺少独立思考与判断的能力,对未来没有计画目标,但是脑筋较为灵活,有创造力(或称Kuso)」,相较对岸:「视野逐渐开展,薪资水平提高,对於未来雄心壮志,但是见异思迁,缺少专注与持续力。」

小弟的观察,这些差异主要来自於两岸大环境的不同:
台湾环境过度自由,媒体虽然稍尽监督政府施政之责,然多数流於八卦与嗜血,导致观看者普遍人云亦云,或者漠不关心,缺少对国际事务的关心,形同「无形或者潜意识的锁国政策施行」,普遍大学生缺少对大环境的认同,导致对未来的惶恐,因此虽有创造力,但多数流於Kuso一格,实难登大雅之堂。
大陆的总体环境「差异甚巨」,财富过份集中於「少数人」,虽然国际热钱涌入,但是街有饿殍仍是隐忧。大环境机会太多,导致工作者无法专注与持续,是许多企业在大陆(包括本地企业)所面临的难题,人员的流动致使产业的内部知识无法顺利累积而进步升级,这样的情形在短时间仍无法顺利获得解决,小弟所服务的公司现正面临窘境。

现今台湾的大学生优势在於,「专注与持续,佐以适当国际观,加上创造力」,个人认为在未来台湾积极发展的「观光服务」的产业仍有相当的「竞争力」。个人认为,两岸大学生的竞争目标,并非锁定彼此,而是应当协同合作,一起成长,市场不是台湾或者中国单一方面可以在未来几年可以驾驭,加上目前的两岸政策明显从「僵持」进入到「合作共荣」的模式,如果还将彼此视为对手,相信对两方均无好处,因为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啊,更何况是国家或经济体呢!

以上拙见,欢迎批评指证。
(由於作业系统是简体,所以用简体发文,相信也是另一种Mobile01式的「合作共荣」模式)
 
老實說,就以我而言
真的是毫無優勢可言
但我相信台灣還是有能力很強的學生

就我自己目前的情形來看,我覺得讀大學不知道要幹麻
說認真,也沒有比以前高中的時候來的認真
說課程,和我所想的大學課程有落差 ( 抱歉,這可能是我自己的感覺 囧 )
說玩樂,我們學校的校風封閉,反而沒有像其他大學生一樣玩出一片天

所以讀也讀輸別人,玩也玩輸別人
以後出去就業,希望待遇真的不敢寫太高
殘念的人生 ...
 
e36coupe wrote:
中國大陸在近幾年內有...(恕刪)


台灣的大學生越來越多,大家都在專注於人數多,程度變低,18分就可以上大學

但是你有想過在前頭的學生是多麼努力嗎?

每個人都說大陸學生多優秀,韓國學生多優秀

但是卻用台灣屬於後段的學生跟別人比較

媒體這次又報導98%的大學錄取率!!

但是為什麼不報導2%不到的台大錄取率咧!!

台灣優秀的學生不多! 但不是沒有!!!
可替代性高!!

因為滿街都是,意外陣亡了一個,隔天可以立刻再補一個

水準都一樣的低,所以可以不用擔心銜接問題

就像消耗性耗材~用掛了一個隨時有100個備料可以補

這種感覺就像 滿滿都是的 後備軍人

動員起來的的話,全民皆大學生!
順手捐發票 救救老殘窮、隨手關電腦 救救北極熊
mbkai wrote:
由於台灣自 " 古 ...(恕刪)


我不知道啥叫"八年的鎖國"耶??
大學生程度跟"鎖國"???關係在哪??
還有所謂"鎖國"的定義??

解釋一下如果馬上"不鎖國"
大學生在怎樣的"機會"下會成長??
才看到第二頁就覺得不是很舒服


洋蔥果醬大大
我不明白什麼是您口中的可替代性高
每個學校就算是同樣的科系也有不同的特色
您將我們比喻為耗材
老實說實在是讓人很難受
Ming0812 wrote:
我認為我們有我們的想法...


"還是就繼續死守台灣自個兒幹就好了?"或許用詞上稍嫌不恰當,但並非貶意,用意是希望尚在就學的大學生們將來有機會的話,不妨能走出台灣和其他國家的優秀人才一起工作或成長,或許這樣的經歷能將不同於在台灣所學,及比台灣做的更好的地方吸收成自己的智慧財富。

帶社團和辦活動也是一門專業,若有機會從其他國家的優秀人才那兒,學到不同的方式讓活動或社團辦的更好,或許也有助提昇台灣於此部份相關的專業和文化,進而用這樣的專長讓自己及其他人過的更好。


對自己有信心和有自己的想法都是件好事,認真了,更好!加油!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