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總有人覺得政府舉債就是不好?大家來討論一下!

彎木瓜 wrote:
經濟不行的國家才需要擔心舉債破產!國家不舉債,沒錢怎麼建設發展!有人總是有些謬誤的思維,總是以為債務高,所以經濟差!其實根本不相關啊!倒底哪裡相關了?

為什麼一定要〔舉債〕建設發展 ... ?

為什麼不可以《募資》建設發展 ... ?

喔。

就像 募 ETF 一樣,

為什麼政府不可以自己募 公共建設(基金) ETF ... ?
舉債沒問題
但是前提是要有確實的方案、要有未來性
如果只是舉債來亂花
還不如不要

借錢不是沒有代價的
借錢是要付利息的啊
如果舉債方案沒辦法造成利益
造成惡性循環
這是會禍延子孫的
本來就是一篇廢文
你以為借錢不用還?
況且這幫政客一直修法提高舉債上限
是在加速台灣滅亡,你看不出來?
出生人口陡降,以後的債誰要還?政客是只會坑大家的錢,不可能幫大家還債的
舉債沒有不好
錢花去哪才是重點
舉債沒不好啊
重點長期計畫是什麼?
101 雪隧 高鐵都是好建設 有花到8000億嗎?
這幾年有什麼?
台灣不算正常國家 戰爭風險極高
不要老想跟其他正常國家比
台灣舉債比例就是沒辦法到這麼高
也不要打外匯存底的主意
那是國家對外的信用 不是可以亂花的錢
人口也還在衰退中
有計算現在舉債以後的人有能力還?
當年戰後嬰兒潮的人口都退休了
老年人口支出逐年上升 償還債務也要
明明償還能力在降低
一年還花的比一年多顯然政府沒在算嘛
現在不處理就看炸彈傳到誰傳到哪一年爆炸而已
舉債的錢,有多少錢轉個彎進入自己人的口袋,最後又進入有權舉債的人口袋?
很好啊

只要錢進我的口袋
因為債劉子孫
舉債花在對的建設上
反而後續會節省更多的預算
單純只想搞蚊子館建設而舉債
日後維護跟支出都是疊加再疊加
像是能源跟健保黑洞
以後應該會獨立出一項公債
不然攤提不了
政府舉債的名目跟實際運作
前面大德都已經談過,我不要抄人
講別人沒有講的

以經濟學來說,擁有過多資產有價物
但是沒有相對應的貨幣量,也就是說
貨幣價值上漲,但是貨幣交易量未變
相對應的是,資產有價物價值不變,
但是貨幣發行量增加,這個時候叫
「通貨」膨脹,也就是購買力變小了

依照這個構圖,政府控制資產跟貨幣
有兩個方法,可影響經濟發展活力,
一則增加貨幣,一則控制存款利息。
貨幣有一定比例是國家黃金儲備跟資產
公定利息則是影響存款利息跟金融投資

這個跟政府舉債什麼關係呢?
私營股票,銀行利息,國家公債利息
就是牽動擁有資本的人投向哪個市場。
當你沒有面向大眾提供合適手法募資,
最後走向的,就是向銀行或財團等借款
非正常的募資發行國債,高利息手段。

至於舉債的合理性,在於有效募資
快速發起可預期的回收成本及獲利,
通常是政策傾斜或低利率免稅等等,
超過一般營利事業的有利條件,
能夠有效創收寡占或獨佔甚至特許事業
利用低廉的資金成本能發起快速建設

但是,在台灣是玩出花了
因為,看到的是處處破綻的事業計畫
可行性不高的特許寡占或獨佔事業
掛著高額的各種成本,無法監督。
自然營運績效不佳,無法回收。
Loompster
變成日本第二,五十步笑百步...
Brian 168
斯里蘭卡,辛巴威,土耳其,拉美特別阿根廷,菲律賓等諸多國家基本上都是破產跟破產邊緣,結構性問題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