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K若不辦了,大家是掌聲還是噓聲?

fzr0202 wrote:
一個資深RD....我不信用5個免費台清交換不下來(如果沒有數量限制,用100個換不下來嗎?)
最後只要留核心單位


我的意思是精算到最後
只會留下核心
什麼意思?
意思就是金融風暴被放假的人都不是核心
而且還會多更多


這裡面除了第一句話我不完全同意外 , 其他是完全同意的

不過我不想提 " 那就努力讓自己變成核心 這種努力派的論調 "

我還是回歸 " 你的結論我認同 " 可是這不能用來推論 現在的大學生就該死!!

沒錯 現在的景氣是很差(剛金融海嘯完) 但是 前幾年就好了嗎? ( 跟 台灣剛經濟起飛的時候相比 我門的大環境是一直變差的 )

如果不能有這樣的體認,一昧要求想要任何人 或 政黨去恢復之前的榮光 " 那都是不現實的 "

重複我的論點: 22k政策很爛 但是不能用來推論這政策是降低起薪的原因

同意您的論點 這政策 跟 現在的環境 讓 新鮮人會很辛苦沒保障
spencerk wrote:
板上大大老是要討論無良企業(恕刪)


我以前就說過了,薪水是老闆給的

起薪的標準 = 老闆的良知

若上面的的公式,不套用進去你們的思維裡面,永遠沒有答案的

大家也不用討論了
spencerk wrote:
板上大大老是要討論無良企業...(恕刪)


我前幾樓就說過了,薪水是老闆給的所以得到下面這個公式

起薪的標準 = 老闆的良知

如果你們的思維裡一再忽視這個公式,那永遠都沒有答案的

我的語氣不悲不吭,也希望你能聽進去
與其這邊抱怨懷材不遇..
還不如想想如何把自己推銷出去

我的小舅子...私立五專..二技畢業..
在清.交.成氾濫的園區裡
工作1-2年後..最近連續換了3個公司...
每換一間..起薪越來越高..

要說無良的企業...一堆用基本薪資請員工的中小企業..不是少數...
2bod wrote:
我前幾樓就說過了,薪水是老闆給的所以得到下面這個公式
起薪的標準 = 老闆的良知
如果你們的思維裡一再忽視這個公式,那永遠都沒有答案的
我的語氣不悲不吭,也希望你能聽進去...(恕刪)


並非小弟忽略這個公式
而是這個公式他未必是對的....

薪水是自由經濟下的產物
並非老闆一廂情願就能決定的
況且是在台灣跳巢風氣極度盛行的情況下
無良老闆用低薪是留不住一般人的, 更不用說所謂的人才
在自由經濟的情況之下, 這種公司最後一定是關閉....
這種情況不僅可適用在RD等這種中高階人員
連一般的OP也適用
水往地處流, 人往高薪走, 這是天性.....

當然以公司的立場, 不可能每個人都留的住, 每個人都高薪
因為資源往往是有限的
小弟公司每年績效考核前, 都會被大內總管太賤之人事主管大人叫去開會
每年講的都是80/20原理
設法保留精英的前20, 主管亦要想辦法淘汰表現不良的後20,
這是企業運作的現實, 因為公司本身也要活
所以菁英的前20, 會說這家公司是好公司, 是一家良心企業
表現不良的後20, 或許就會上01嘴砲, 說遇到不良公司
這是每年會發生在小弟身上的事
有能力的人,根本不會用22K方案找工作,

沒能力的人,就會想盡辦法找22K方案的工作,不然可能更少。

所以早就要廢了,有多少能力就拿多少錢。

抱怨22K太少,有時候先想想對公司是否是正長???

如果是,公司還給22K,那就先談看看,談不攏的話,找機會閃人,

賺錢要緊,管他公司的人對你多好,薪資不符合個人表現,就不用顧慮太多。

spencerk wrote:
並非小弟忽略這個公式...(恕刪)


大公司待久了,你的大思維在中小企業裡是無法體會的

中小企業的員工人數很多都沒有超過100人或50人

你每年都有經過80/20這件事情,但在中小企業裡這是老闆或老闆娘在做的事情(而且手法很粗糙)

你有大思維,所以成為大公司
反之中小企業裡這是老闆或老闆娘有小思維,所以做了20年還是那樣子

那我的公式套用在中小企業裡應該是對的
而套用在上市上櫃或500大的企業的話,因為有人資專業人士在把關所以是錯的

同理可證
公路車大大提到22K會降低社會新鮮人的基本起薪
在中小企業是對的
在上市上櫃或500大企業,因為有專業人士把關,所以是錯的

大公司的人永遠都會說,讓這些小眼睛小鼻子的企業自然淘汰吧
但是人是一個複雜的生物,求職也必須兼顧家庭,地理........等參數進去,要選擇大公司我也去過茂迪阿
要淘汰真的很難,既然短時間淘汰不了,所以社會新鮮人被壓低起薪的事情始有耳聞
但你也不能在高高的地方說沒有這回事,真的要必須體恤民情才是阿

我說了我只是針對前公司的案例宣導過一遍,要聽不聽的人請自便
至於你說的公式不一定對,我上面也分析了
你要用哪種角度去面對這個公式,這就是你的高度

這主題一直被鬼擋牆的原因, 在於大家都有一個舊有的觀念,
就是如果一個人他能力跟10年前一模一樣, 那他薪水應該要比10年前更好,
其實這10年來, 不說台灣有沒有進步, 光是世界都不知道進步了多少,
大家動不動就要抓10年前的人薪水多少, 現在的人薪水多少來比較,
這樣一點意義也沒有.

薪水就是僱員在雇主心中的價值,
別去扯什麼有良無良,
你在無良雇主心中只有22K, 那你就是22K的價值.

鑽石在小貓小狗的眼中, 也是比不上一根骨頭.

男怕選錯行, 女怕嫁錯郎.
都知道是無良企業, 還放任自己的生命浪費在上面,
再去批判, 這怪誰呢?

台灣一直在改變, 無論變好或變差, 一直使用過去思維模式來邁向成功, 註定要碰一鼻子灰,
最後才來嚷嚷: 過去XXX怎樣怎樣, 為什麼我不能怎樣怎樣.

小弟高中時486電腦花了五萬多, 在當時性能算不錯了, 現再則是使用四核心CPU,
過去和現在能比嗎?
電腦都進步這麼多了, 人腦也該進化一下吧.
草本野 wrote:
這主題一直被鬼擋牆的原因, 在於大家都有一個舊有的觀念,
就是如果一個人他能力跟10年前一模一樣, 那他薪水應該要比10年前更好,
其實這10年來, 不說台灣有沒有進步, 光是世界都不知道進步了多少,
大家動不動就要抓10年前的人薪水多少, 現在的人薪水多少來比較,
這樣一點意義也沒有.


再補充一下,應該是

這主題一直被鬼擋牆的原因, 在於大家都有一個舊有的觀念,
就是如果一個人他跟10年前同等成就(猶指學歷) ,那他薪水應該要不比10年前差,
其實這10年來, 不說台灣有沒有改變, 光是世界都不知道改變了多少,
大家動不動就要抓10年前的人薪水多少, 現在的人薪水多少來比較,
這樣一點意義也沒有.

1. 10年前的大學生 跟 現在的大學生 同定義嗎? 用屁股想也知道 ( 之前錄取率幾% 現在幾% )

2. 10年前 GDP 成長率幾% 現在幾% ( 不是說 GDP 成長高就是好 我只是單純指 景氣快速擴充的成長期 已經過了 )

3. 時代不同想法當然得要不同 不然得不到當然的成果 , ( 冬天跑去採西瓜 你採到暈頭還是採不到吧 這樣不叫努力 叫北七)
草本野 wrote:
薪水就是僱員在雇主心中的價值,
別去扯什麼有良無良,
你在無良雇主心中只有22K, 那你就是22K的價值.


說實在的 = =! 我非常同意

不過應該改成 你在無良雇主心中只有22K, 那你在無良雇主心中就是22K的價值.

這也是說 如果你自認不只22K的價值 請趕快逃離

如果你始終逃不離 或許 問題並不在 雇主無良
當經濟不景氣的時候你會發現你發出去的履歷20封只有1家通知你來面試
結果面談完只給你23K,問你要不要來
你要叫他如何逃啊?

其他19家雇主根本就不想應徵社會新鮮人又或者是找政府埋單的22K就好啦
看104或1111企業履歷的時候,都馬直接找有經驗的工程師來面試比較實在一點

試問這19家不給社會新鮮人的雇主比較無良還是給23K的雇主比較無良?
這就是市場機制啊!!!

最後他只能選擇23K的這一家
沒錯,他很可能因為找到工作而高興
但你卻叫他找到如此微薄薪水的工作趕快找其他的工作跳槽
他也很想跳槽啊,但是其他家沒有通知啊

最後你的一句話
如果他始終逃不離 或許 問題並不在 雇主無良
而是整個社會都變了(不包含上市上櫃及500大企業)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