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連署讓新聞停止 大陸用語

得~ 明兒個咱們試試???

試試就逝世~
看到這篇古文被挖出來了,
我只想說文字或是詞語的用意就是用來溝通,
只要雙方能夠聽懂對方的語意,
就不必用太多的意識形態來看事情,
那只是侷限了你自己的思維而已。

就如同當年這篇文章發表的時候,
整棟樓似乎有不少反對大陸用語的帳號,

如今這些帳號可能有些已經陸續消失了,
但大陸用語還是存在,而且說不定更多,
不是嗎?
老鐵們,請問"吐槽"
是台灣還是大陸用語?
我看有些大陸影片有用這詞
有看過CCP的發言人用過"吐槽"
不要說這是中國用語
這根本是台語

"爸","媽" 對岸也在用,要不要禁一禁?

我拷,沃曹,機車......大陸也在用,這是在哭蝦咪?要不要禁一禁?
cming1246
爸媽就漢語,漢語、華語不是中共專屬! 不是中國有用就反,根本零邏輯。勿把中文當新中國國籍專屬語。我靠、機車這就是台灣影視傳過去,臥槽是我操中文這就同時發展畢竟台灣有外省人遷台。
nims wrote:
我只問,什麼叫做「台...(恕刪)


自己不知道甚麼是「台灣用語」就說「台灣用語」不存在。
說台灣用語不存在又說從中國那邊傳來?
請問傳來的是哪些詞語可以說說嗎?

「文化特色」不是「弱肉強食」,但不否認文化會侵襲,尤其像現在自我毀滅。
你覺得是「文字遊戲」,其實這就是「文學的一環」,沒有自我的語言、語文哪來文化?
諾貝爾獎事實上蠻有爭議的,公信力有待商榷,其中「政治」元素相關,但在這不是重點就不多談了。

「文學品質」如我上述,沒有使用正確、美麗、獨特的語言,品質很難好。

一部小說如果裡面充斥錯誤用語能看嗎?
「這大俠聽見信息立馬衝過去,刺客在一旁關注著他,大俠看著滲得慌。」

民主自由不等於能摧毀原本自己的好文化。不要連民主自由都不懂意思,這才是真正民主災難。

「歐一系、卡哇宜、萌、歐基桑、歐巴桑、人氣、宅男、油切、蘿莉、正太、御姊、小確幸、超~~什麼的」

分類一下
「歐一系、卡哇宜、萌」
沒有人把這兩個詞取代「好吃、可愛」都是變換使用,「好吃和可愛」也沒有消失或忘記。

「人氣、宅男、蘿莉、正太、御姊」
這些詞華語中沒得用只能用外來語表達,除了人氣其他都是ACG次文化用詞。
這些詞就像「沙發」、「搖滾」一樣沒得代替,這是外國特有,除非語言有自然發展出來像台語「澎椅」。
「宅男」這詞是台灣自創的詞,日本叫作「御宅」。

「人氣」華語叫作「受歡迎程度」
但這詞真的很複雜,因為漢文文化中古代本來就有「人氣」的詞語,用法不同涵義相近。
現代華語「人氣」也有古代漢語的用法,「人氣旺盛」意指人的氣息。

「油切」只是某品牌直接拿日文當綠茶品名,其他牌叫作「分解茶」、「解膩茶」、「解油茶」。
也沒有變成代名詞的程度。

「歐吉桑、歐巴桑」歷史緣故造成日本語言文化侵襲,但是幸好沒有消滅本土語言。
台語會講「阿伯、阿公、阿婆、阿嬤」,華語「老翁、老嫗」。現代人日常用語都會用台語來稱呼陌生年長者。
歐吉桑和歐巴桑只會出現在敘事的時候比較多。
很少直接講「歐巴桑汝个物件掉了」非常沒禮貌。畢竟在台灣已經有點貶義了。
敘事範例:「昨天那個歐巴桑騎車突然衝出來嚇死了!」但通常還是會講台語那四種,現在根本很少人用歐巴桑、歐吉桑。

「小確幸」出自日本作家
你知道為什麼日語這麼容易傳進日本嗎?
因為日語本身有大量漢語,詞義也很多雷同或相同之處,不會日文的人當然自動把詞翻成中文來講,而且又是「新創詞」。 小確幸華語也是這麼寫啊~只是這種簡稱是日本作家簡稱成這樣而已。 小而確定的幸福。 韓國也是這樣用。

「超」這跟「小確幸」異曲同工,日語和漢語相似性極高,畢竟日文大量詞語都來自漢語,很多詞彙涵義都接近甚至一樣。
超代表「超越」。古代漢語就有了,真的要講這就是中文。 超級好吃!!! 用法一點都沒錯。 日語也沒有人用「超級」。
所以超和小確幸不同就是「超」比小確幸還要是語言相仿的結果。讓你覺得完全是日本來的。

中國用語就不一樣了!
1. 同樣語言本來就有自己的說法為什麼要特地去使用別人習慣的用語?
2. 文法錯誤、邏輯紛亂、語境不一樣、失去語言美感。
3.文化侵襲。
4.語言文化即思想,這很危險。

舉例:
「現象級」這就是中國人翻英文翻譯產生的錯誤翻譯。
但現在連台灣人、台灣媒體、正式場合都在用。

「關注」中國人都習慣把一個詞表達類似意思,不合邏輯、語意/語境錯誤。
關注我公眾號 (追蹤/訂閱/Follow 我帳號)
關注你的表演 (有看你表演、有追你XX)
關注你的手機信息 (注意你的手機訊息)
關注議題(關心議題)
政府關注國防狀況(關切)

而且台灣使用中國用語的人直接取代原本用詞,而且還以為原本台灣就這麼用。
也把很多詞講以前古時候就有用,絲毫不思考古今用法不一樣脫離原意,這情形不可怕嗎?

所以不要再以為沒甚麼好嗎!
網路的傳播力是相當可怕的
就算新聞台不用 也還是可以透過其他短視頻來傳播

除非不讓小孩接觸網路 但就算限制了
同學之間可能多少還是會用
所以很難避免
只能教育小孩子 看對象 看場合用
看對象就是有些人對於很在意是否是精準用語
看場合就是正式的場合 或是寫作文 這些都不該用
"接地氣"是不是大陸用語?

要不要把蘇光頭抓起來嚴辦?




出門比手畫腳吧

台語.國語都是大陸過來的啊雜辦😅😅
cming1246
國語是漢語,漢語來自漢族,台語是來自閩南語,閩南語來自古漢語。 大陸是甚麼東西?
ㄚㄚ,可見未來你小孩的悲哀ㄋ
oyak wrote:
日本,國名由中國皇帝恩賜,支那國用語。
唐咸亨元年(公元670年)高宗李治賜倭國以藩屬國名為日本,並記載於《新唐書·日本傳》中。

鄉民真的很想看到若干年後
純正日本血統的日本人
在祈納(China)
說得一口流利的普通話
精通大日本帝國語言、英美腔調
又熟知中、日、英、美等國文化
加以融會貫通分門別類登上中國皇位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