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終發40個月的Lativ叫你不爽不要買囉~

以L牌目前的銷售件數,根本沒有淡旺季的問題,所以養一個工廠也沒問題(持續有單)
養一個車縫工廠要設備:平車、拷克、三本機、扣眼機等等...,要養一條龍工廠就要涵蓋:裁剪、車縫、整燙、包裝等等...,L牌不自己設立工廠,就是不願意去負擔這些成本,反過來要代工廠低價投標,那最好cost down的就是勞工工資了,這樣接到單,扣掉代工老闆賺的,剩下多少是車工本身可以拿的?這麼低薪又花勞力的工作,要車多少件才能養的活自己,甚至養家呢?

成衣最重車工,卻也最花眼力,就如同現在的公共工程,薪資不高的重勞力工作要找台勞,根本找不到,L牌堅持基本款也不無原因,基本款的工資實在是見骨,想要搶到大單真的是大砍自己的報價才搶的到,基本款又是車工裏工資最低的,要車多少件才會達到基本工資的水準?

成衣車縫是很花眼力的,8小時盯著車縫針車車車車車的....真的很累,大部份的車工到了40歲以上就開始面臨勞動力瓶頸,而成衣業向來低薪、重勞力、福利低,賺錢的都只有老闆(我待了5年多),員工一樣苦哈哈,論件計酬,車越多是越多錢,現在是車到死都沒多少錢

以往重勞力、薪資又不高的服務業,最近幾年翻紅,我們看新聞上X品集團、X鬼、X泰豐的年終上看幾十個月,羨煞多少人,也有多少人想投入他們公司,L牌的創辦人是科技產業出身,他的公司是以科技公司的獎金福利制度,員工最高可拿40個月,若是他養個工廠,照這種制度招工,哪怕找不到工呢?

在他一開始以MIT的情感廣告宣揚自己的品牌時,為何沒有將台灣的傳統產業"科技產業化",若是能轉化一樣有紅利、年終獎金的薪資制度,誰不來做? 當他要大家支持他MIT的理念時,為何沒有將他的代工廠同步提升?
代工廠量大是可以開產線接單的,但為啥量這麼大還開不了產線,別推說是招不到工,而是你的薪資能不能吸引到新血!!

台灣某內衣公司也面臨車工斷層的問題,這麼精密的車縫工現在存在著老的一直退休,新的一直找不到人培養出來,說穿了也是低薪的問題啦...唉~
這些車縫工老手卻只能轉化為觀光工廠的示範老師,車完一整件內衣讓你讚歎不已,在你讚歎他巧手的背後,卻是要幾十年的經驗才能累積出來的

我去賣場,牙膏、洗衣粉也有MIT的,價格不一定比MIC貴,我買,街上很多"原廠廠拍"的,有些是台灣製的成衣廠出來賣,只是缺乏了設計與行銷的整合,但它們都能賣到和L牌一樣的價格,為何L牌還說他做不到?!

產業外移把台灣掏空,留下來的,還有什麼?

cooltyus wrote:
繼 2010-09-...(恕刪)


MIT又沒了!

不過也沒差了!!

台灣產業環境就這樣子壓!

他現在已經修改了拉!!

不是叫你不要買!! 說真的這句話老實說不適合!!

哈哈 公關可能沒想過後果吧!

連電視節目都拿出來討論了!!
說的太好了,生意人的嘴臉真的很噁心,也不想一想當初打著MIT名號,大說什麼幫成衣業尋找出路~真的是臉皮有夠厚的..
布魯波波 wrote:
以L牌目前的銷售件數...(恕刪)
CANON 550D+SIGMA 30MM 1.4

max11021 wrote:
我現在也是不買LAT...(恕刪)



我現在也是和以後 "絕對" 不會再買這家的任何商品!

(也會跟親朋好友轉貼這廠商的事件)

看到店家當初用的文字和照片!打著台灣製造!
讓多少台灣人想要支持自己人!

結果荷包賺滿滿! 就遷廠了!
還有看到他們的態度! 實在太令人不爽了!



Sevenup wrote:
奇怪 你最近炮火變小...(恕刪)
最近工作比較忙,少上來玩。
上兩性版比較多!?

布魯波波 wrote:
以L牌目前的銷售件數...(恕刪)


讀完大大地文章 有一點想問

台灣的優質車工師父 老師傅 和左岸的師父比起來如何呢 ?

就我所知左岸的車縫 大多是年輕人做的

假如有誤 希望有人可以指正


而假如在質上贏過左岸許多 為何沒有西進的成衣廠 想過為該廠輸入一些台灣的車縫師父呢 ?

讓那些有工藝 有品質的老師傅 當個管理職或是領班值 不就能為廠區提昇品質了嗎 ?



一點問題 請教您的看法


Crius wrote:
台灣的優質車工師父 老師傅 和左岸的師父比起來如何呢 ?

就我所知左岸的車縫 大多是年輕人做的

假如有誤 希望有人可以指正

而假如在質上贏過左岸許多 為何沒有西進的成衣廠 想過為該廠輸入一些台灣的車縫師父呢 ?

讓那些有工藝 有品質的老師傅 當個管理職或是領班值 不就能為廠區提昇品質了嗎 ?



問題就是出在這裡~~~!

這些都是一家公司長久經營的寶貴資產!

台灣的老闆們,你們怎麼看??

布魯波波 wrote:
以L牌目前的銷售件數...(恕刪)



意思是

Lativ 現在是中國製囉...?!

kikikat wrote:
意思是

Lativ 現在是中國製囉...?!


這2年~幾乎沒有台製的了!!

我的經驗有~大陸~越南~菲律賓!!

jackie07 wrote:
這40億營收不都是台灣市場嗎?還是指全世界加起來的營收?
...(恕刪)


你看他的官網上有沒有其他語言的版本

就知道這個牌子是不是走出了台灣

發文不附圖 此風不可長 沒圖沒真相 快貼圖上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